馬奇諾表達了圣廷對于鳳麟洲戰事的關切。
李天罡則表明道門立場自古以來,鳳麟洲就是中原之藩屬,鳳麟洲戰事是道門的內務,圣廷既沒有關切的必要,也沒有關切的資格,圣廷應明確雙方各自之邊界,任何越界之舉都會被道門視作挑釁,并引起道門的對等反擊。
馬奇諾并沒有過于堅持,畢竟這里是道門的勢力范圍,就算圣廷有什么不滿,也無力表達自己的不滿,只是轉而又詢問起他最關心的生意。
隨著新大陸被發現,西洋人在新大陸興建了大量的種植園和礦場,初期在種植園和礦山勞動的多數是契約工,他們是西方各國橫渡重洋而來的貧苦移民,這些人在原居住地與種植園主或海外勞務公司簽訂契約,到新大陸后用幾年勞動來償付為他們墊付的旅費,契約到期后,便成為自由民。
隨著種植園的發展,勞動力嚴重不足,于是西方諸國不得不尋找新的勞動力來源,各地未開化的土著便成了他們獵取勞動力的主要對象。在種植園或礦山使用奴隸勞動要比使用契約工便宜得多,又便于管理。所以奴隸貿易成為一樁賺錢的買賣,大為興盛。
在奴隸貿易的初期,西洋人曾組織所謂的“捕獵隊”親自掠奴,偷襲土著村莊,燒毀房屋,把土著捆綁著押往停泊在岸邊的販奴船,往往一夜之間把和平寧靜的土著村莊踏為荒無人煙的廢墟。
不過他們很快便發現這種方式效率太低,成本太高,于是改變了方式,采取以火器、火藥誘騙某些沿海地帶的部落酋長,唆使他們向內地襲擊,挑動部落之間的戰爭,以便在交戰中俘虜對方部落的人,出賣給奴隸販子。由于西洋諸國的挑動,這種部落間的“獵奴戰爭”興盛一時。
西婆娑洲公司便是此中佼佼者,可謂是臭名昭著。
他們知道大玄朝廷和道門并不從事奴隸貿易,于是在這次鳳麟洲戰事中發現了商機。
在馬奇諾看來,戰爭必然會帶來大量的俘虜,這是一個讓人頭疼的問題,畢竟東方人一直信奉“殺俘不祥”的觀點,可這些俘虜又不能隨意釋放,以免造成更大的動蕩,沖擊戰后脆弱的秩序。
而他們西婆娑洲公司,正好會為高尚的東方朋友解決俘虜的問題。道門得到了錢,彌補這次戰爭的損失,他們則可以把這些俘虜運往新大陸,這些俘虜會以奴隸的身份在種植園和礦山中度過自己的下半生。
而且相較于那些未開化的土著奴隸,這些鳳麟洲人更適合從事一些技術性工作,其中甚至不乏工匠,這是那些土著無法比擬的。
用東方人的話來說,這是合則兩利的好事,也可以說是各取所需。
李天罡聽完馬奇諾的要求之后,嚴詞拒絕道“我天朝物產豐富,可以交易茶葉、絲綢、瓷器,也可以交易其他大宗貨物,唯獨不賣人。”
馬奇諾乘興而來,敗興而歸。
不過他敏銳地意識到一點,這次鳳麟洲戰事并非簡單的平叛,道門收攏人心,打擊貴族,是要借此機會將鳳麟洲徹底納入中原天朝的朝貢體系,使其成為永久之藩屬國。,請牢記:,免費最快更新無防盜無防盜</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