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這架勢,緋宮曦子是要與蛟龍并肩作戰了。
在這種情況下,張氣寒也必須出手了,否則僅憑鈴鹿御前一人,絕不是對手。
張氣寒伸手一抓,從虛空中扯出一把漆黑長劍,此乃“天魔斬仙劍”。
此劍曾是徐祖、東皇的佩劍,與清微真人所用的“血裳絕仙劍”并列齊名,雖然不是仙物,但屬于“功燭杖”一級的半仙物。
張氣寒不愧是長生階段的仙人,以手中“天魔斬仙劍”指天,天幕立時染上了一層漆黑顏色,然后這抹漆黑迅速蔓延開來,就像紙上不斷擴散的墨跡。仔細望去,那抹黑色竟是無數黑云,從四面八方向大御神山蜂擁而至。
不多時的工夫,已經是黑云壓城,陰風陣陣,黑森森一片,如子夜一般。一片黑暗中,陰風越來越大,其聲凄厲,若是仔細聽去,似可隱隱聽到無數讓人毛骨悚然的低聲細語。
這等手段非但沒有半分仙氣,反而是陰氣漫天,正是“太陰十三劍”。
同樣是“太陰十三劍”,齊玄素借來的“太陰十三劍”與之相比,便如螢火較之皓月。
雖然玄圣整合傳承之后,所有大成之法人人可學,但大成之法還要名師指點,因為各道底蘊側重不同,還是有著明顯的區別,比如“五雷天心正法”,任何人都比不上張家。
按照道理來說,“太陰十三劍”乃是全真道擅長的法門,不過東皇、李家道字輩的老祖李道興都學過此法,所以太平道同樣精通“太陰十三劍”。又因為各自理解不同,“太陰十三劍”竟有四個版本。分別是玄圣去心魔版本、太陰真君初始版本、徐祖改良版本、東皇二次改良版本。
齊玄素用的是太陰真君初始版本,謝秋娘學的是徐祖改良版本,張氣寒用的則是東皇二次改良版本。
這些版本最大的區別就在于如何處置心魔和有無劍陣。
玄圣和太陰真君的版本比較安全,威力相對平庸。徐祖和東皇的版本十分危險,修煉時稍有不慎,輕則跌落境界,重則性命不保,不過威力極大。
大御神山之外,已經朝陽初升,紅霞滿天。
大御神山的范圍內則如同深夜。
緋宮曦子一劍劈出。
漫天黑云支離破碎。
張氣寒不以為意,不見他如何動作,剛剛有黑云被撕裂,便有新的黑云生出填補,不見半分光明。
緋宮曦子見此情景,不再嘗試分開云海,一劍斬出,便見一道長有十余丈的雪白劍氣,如長虹貫日般向張氣寒刺去。
這道劍氣看似尋常,正所謂大繁至簡,其實是凝聚了緋宮曦子精氣神巔峰的一劍。
張氣寒沒有任何出手的意思,只是靜靜望著這道劍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