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年頭,保姆、護工太難找啦!想雇個人照顧一下住院的李奶奶,這么簡單的事,逛遍了勞動市場,滿市場居然就沒人肯應這個活。
白天姚遠頂著酷熱的大太陽,在文崇門的勞動市場轉了半天,到了下午還是一無所得,有點垂頭喪氣地走回了小院,小院里李清和雪莉正坐在石榴樹下,優雅地喝著一杯奶茶。
門口的薔薇花墻長勢喜人,薔薇花那多重的花瓣開出了五顏六色,生機勃勃樣子,讓人一眼看上去就覺得喜歡、還覺得有點高級。石榴樹下的桌子已經換成了溫二哥給打造的小方桌,小方桌上鋪了碎花臺布,桌子中間還有一盆盛放的康乃馨。
兩個女人就在桌子邊上一坐,每人捧著一大杯冒著涼氣的奶茶,在那里細細的品著。
茶里加上牛奶就是一道后世風靡的飲品,最早是在海峽對岸流傳開的,不過,在這個年代,這個東西大家還是壓根沒聽說過。奶茶煮出來,尤其是加上用了木薯粉和蜂蜜調制的珍珠圓子以后,那個獨特的口味一下子就讓兩個初次嘗試的女人,迷上了這個味道。
姚遠滿身大汗地走進小院,就覺得一下子清涼了許多,好像空氣中也有了些淡淡的甜香,應該是老幺又在后廚,繼續反復折騰那幾款主菜呢,整個小院子里除了黃油的甜香味道,還混合著點花香和淡淡的香水味。
姚遠不禁就得意,心中暗想,嗯,這個餐廳已經開始有了些那個味兒了。一家東拼西湊的西餐廳,就在這八八年的街頭,開始散發出它獨特的味道。
其實這個餐廳真的不能叫做西餐廳,就那個簡單到極致的幾樣出品,拿到后世充其量能算個炸雞快餐店,但是,放在這個年代,這已經算是西式餐飲中的翹楚了。
兩三種口味的炸雞,
三四種口味的披薩,
五六種簡單的沙拉,
主菜也就是茄汁豬扒、罐燜牛肉、奶汁大蝦、黃油雞卷區區四五道,
湯就更簡單,一道羅宋湯、一道奶油蘑菇湯,總共就兩種,
再加上炸雞柳、洋蔥圈、炸薯條、炸蝦球、等等幾樣小吃,
意面肯定是少不了,但也就一種肉醬面上了菜單,
甜品就更糊弄,姚遠根本對西餐甜品就不太掌握,干脆就把什么椰汁西米露都加進了菜單充數。
就這樣,湊出了一個兩頁紙的簡單
(本章未完,請翻頁)
菜單,交給了老幺。就這樣,老幺還感覺壓力山大,帶著他的一眾嘍啰,每天鉆進廚房反復研究試制。
這個菜單別看簡單,可是洋人皮埃爾覺得挺滿意,畢竟除了甜品,每道出品他都親自嘗過,味道是有一定水準了,在這個遙遠的東方城市,能有這幾道地道的家鄉食物,已經算是很奢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