倒是旱冰場時興了一段時間,別小看那旱冰鞋上小小四個輪子,年輕人都喜歡那種腳下生風、風馳電掣的感覺。可是那里后來就漸漸被小混混霸了場,三天兩頭的打架,隔三
(本章未完,請翻頁)
差五的有人頭破血流的走出來。或者就是干脆被是被人打躺下、抬了出來。
李清這樣的女學生如果一頭扎進溜冰場,那根本就不是去玩、去休閑的,而是去找事兒,分分鐘就有小混混貼上來,弄不好就會有爭風吃醋的當場就能動了手。
偶然間被學姐帶到了英語角,李清像是發現了個新天地,當時她的口語并不好,也不太敢張嘴說。
但是英語角給她提供了一個絕好的場所,鍛煉口語,還有演說能力。沒錯,外交學院的學生,那可是未來的外交家,作為外交家英語口語還有演講能力這兩樣都是要必備的技能。
而英語角里,來自四面八方,各個行業的陌生人湊在一起,都是一個共同的目的:練習英語口語。多好的鍛煉機會啊!
在這里沒人會在乎對方的身份,也不怕說不好會被人嘲笑。正相反,雖然一開始李清的口語說的磕磕絆絆,但是很多人都愿意跟她聊。
顏值就是一切,這個年代也不能免俗,那些個難得跟漂亮女孩說上話的小伙子,逮到機會能跟李清交流英語,可不得都使出渾身解數,絞盡腦汁的想跟她多聊幾句,想的多的,每每在家用功多背誦幾句英語酸詞,就等著周末來這里顯擺呢。
所以,英語角的功能不只是練習口語的作用了,它的社交屬性顯然更強一點,而一旦參加,多半人都會樂此不疲。當然在這里交到朋友,甚至是發展成情侶關系的也不在少數。
但今天的李清有點煩躁、待不下去了。
先是被室友放了鴿子,本來跟室友張雪琴約好了一起來,結果張雪琴被興趣小組拉走了,說學校的詩會有活動要參加,只好就自己過來了。
結果今天一來,就有一位相貌猥瑣中年人,自我介紹是外貿公司的,總是在他身邊不停的鴰噪著,英語發音也不標準,嗓門還挺大,吵的人腦仁疼。
這些都沒什么,自己也是從剛開始的不會說,一點一點練習到熟練的,關鍵是這位先生是吃過晚飯才來的。
吃晚飯不招誰也惹不到誰,但這位老兄吃的是韭菜,本來就因為人多而略有污濁的空氣里,又加了一股子難聞的味道。
光是味道也能忍,可是他門牙上明晃晃的一條綠色的韭菜葉,在人眼前晃啊晃的,躲都躲不開,扎眼!難受!
終于忍不住了,李清敷衍了兩句就鉆出人群,出了書店,在溫涼的夜風里,長長出了一口氣。
不行明天去紫竹公園吧,紫竹公園每到周日,也會有個英語角,那里更大,人多更熱鬧。李清暗自盤算著,找到自己的自行車,開鎖往學校方向騎去。
時間已經八點多,從西四書店騎車回學校,也就十幾分鐘的時間,今天沒來得及吃晚飯,干脆一會兒拐彎到甘家口夜市上去找點吃的。
想到吃的,李清雙腿用力,二八戰車蹬的飛快,反正車閘已經修好了,剎車利落的很,不會再撞人了。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