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章未完,請翻頁)
......
姚遠神神在在的坐在鹵煮攤子上,翹著腳看著皮埃爾吃鹵煮。老外吃鹵煮,你們誰見過?跟這個意國人合伙簡直是找對了,這位是純純的美食愛好者,什么豬大腸、豬肺頭,只要是好吃,對胃口,統統混不吝,都能下的去嘴。
“你為什么非得做炸雞、炸魚呢,那些東西跟我們意國的披薩比起來,簡直就是垃圾食品。尤其是腐國的炸魚,簡直是浪費食材。”皮埃爾邊吃便問。
姚遠翻著白眼:“不行啊,皮埃爾同志,你還是得多接地氣,多了解我們的當地情況啊,老百姓肚子里缺油水,炸貨多香啊,肯定是受歡迎,你想啊咱們餐廳有你意國的風味,還有米國的炸雞,再加上腐國的炸魚多豐盛,再說了,你真應該多逛逛菜市場,那些鯰魚賣的跟豆腐一個價,不用白不用。”
“可你那是淡水魚,腐國人的炸魚可是用的大西洋鮭魚,是海水魚呀?”
“都是魚,沒啥兩樣,就你們洋人這些玩意,吃的就是個面糊和調料醬,那個魚都不帶提前入味的,要說好吃,還是得咱中餐的做法。”姚遠說的滿不在乎,完全不像他面對幾個徒弟時的那種斤斤計較。
其實真不一樣,最起碼從肉質上來說,還是有些區別的,但是,當姚遠看到早市上賣魚的,鰱魚、鯰魚都賣到那么便宜,不由得不動心。鰱魚刺多咱用不上,這個鯰魚可是寶貝,滿身全是肉,還沒什么魚刺。不管三七二十一,先買回去試做一把,出來了效果還不錯。
國人喜不喜歡腐國的炸魚、薯條,姚遠心里沒底,但是皮埃爾的腐國同事吃到了,眼淚差點下來,來了平城這么長時間,最最想念的就是從小吃到大的炸魚、薯條啊。可是這整個平城根本就找不到這一款,就連西餐、漢堡也很少能吃到。
人的味蕾也有慣性,從小吃到大的東西,那是刻在心里的味道,哪怕是美食荒漠的腐國,那個干巴巴、裹了面糊糊隨便一炸的魚塊,居然是腐國人內心深處的美食記憶。姚遠在琢磨著,到時候餐廳開業了,這個炸魚是不是也用報紙包起來賣,會不會更加地道,但是報紙上的鉛字可是有毒啊。真想不通,那些個腐國人挺先進的,挺講衛生的,鉛字有毒這個常識,難道他們不知道?
西餐廳的菜單已經漸漸有了眉目,除去那些個炸雞、炸魚、炸薯條之外,又加上了幾款披薩、意面和沙拉,姚遠覺得已經夠豐盛了,剩下的可以用些簡單的小吃再湊湊數,至于什么牛排之類的,算了吧,段時間內就連進貨都不知道去哪里進,就不給自己添那些麻煩了,畢竟有了披薩和意面,已經夠西餐了。
皮埃爾簡直就是個寶,他不止能當個幌子用,對于餐廳的出品還能提供幫助,就連進貨都能幫得上。
餐廳菜單上食材原料并不復雜,基本上從市場上都能采購的到,肉販子趙寶剛拍著胸脯給聯絡進貨渠道,看起來他的志向還是挺遠大的,看準了食材供應商這條路,準備一門心思干起來,大有甩開膀子大干一場的樣子。
就是有些西餐的醬料不太好找,有皮埃爾在一下子就解決了大問題,咱直接從意國采購,第一批貨隨著皮埃爾的媳婦來平城探親,直接就能跟著航班托運過來。至于以后的進貨,有了這位意國人,通過郵寄就都能搞定了。
......
看上去一切都
(本章未完,請翻頁)
挺順利,就連食材原料的進貨都已經基本上搞定,但是姚遠知道,這還遠遠不夠,餐廳的最后裝修,必須得把風格給做出來,而這個裝修、裝飾就不是修繕隊的強項了,必須還得找外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