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毛,不對是黃小川,他現在已經不太喜歡被叫做黃毛了。黃小川帶頭鼓起掌來,嘴里還夸著:“干的不錯,咱們的洋哥們牛逼!”
一直沒說話的皮埃爾聳聳肩:“這都不叫事兒。”意國人的中文說的挺地道。
“下一項,說說裝修情況?”黃小川頭轉向奎子。
奎子就往后一縮,回答的語氣有點遲疑:“小院在這擺著呢,大家自己看唄,反正我覺得再有個吧星期,就應該能弄完吧?”
姚遠連忙接過話頭:“這個裝修比較頭疼,現在基礎都已經做完,剩下的都是細活了,可是我有一個想法想跟你們商量一下,看看行不行?”
“這段時間溫二哥沒少費心,但是最早的裝修方案里很多材料咱們找不到,或者就是買不起,成本太高了,把錢都砸在這里面,有點不值當的。可是又想做出效果,我就出了這么個想法。”
眾人都支起耳朵聽著。
“咱們這個院子是個地道的平城四合院,雖說準備干西餐廳,但是四合院的裝修風格不能太西方化了,像啃得雞那種風格放在這里不合適。這種風格的四合院,老祖宗已經住了上千年,這種建筑有他自己的風格、味道和規制。”說完用手一指跨院月亮門上裝飾的磚雕:“你們看那個磚雕,瓶子里插了月季花,那是取四季平安的意思,還有門頭上刻的蝙蝠和壽字,也有講究,是取福壽雙全的意思。再多的我也說不太出來,但是我跟溫二哥聊過,他說平城像這樣的院子已經都不多了。而且這些都是當初建房的時候就留下的,少說也是上百年的歷史了,這都是藝術,也是咱們小院的特色,應該保留。”
“就是,這個院子據說打我太爺爺那輩就有了,可不是上百年了嘛。”奎子接著話茬,讓姚遠一說,奎子也不由自主的重新打量起自家祖傳的這個四合院。
“就連這棵石榴樹,也都是有年頭了,我敢肯定,本來這個院子里還有幾口大魚缸,還少不了一個葡萄架。”姚遠接著說道。
是啊,這不就是咱老平城四合院的標準樣子嗎?
“所以,這些都是咱們小院西餐廳的特色,我覺得應該保留下來,那么裝修風格也應該按著這個路數來,你們大家同意嗎?”繞了半天,姚遠才把自己的想法完整的說了出來。
“你說的對,我就挺喜歡你們這種院子,很有平城的特色,還像是很有歷史的感覺,對,就是歷史感。”皮埃爾在一旁附和著。
李清不以為然:“可是就這么個環境,開餐廳會不會太土了,還是西餐廳。”
皮埃爾有點困惑的反問著李清:“可是這不是你們平城的特點嗎?”
隨著改革開放,國外的新鮮事物一股腦的涌進來,也造成了那個年代的年輕人價值觀開始跑偏,嘴里喊著不能崇洋媚外,但是對洋人的玩意卻都是趨之若鶩,就連審美趨向也都有些變化。這事很正常。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