差不多半個小時的時間,鍋內的大碴子這才如愿的變成了李遠口中軟爛的樣子,隨后將紅色的蕓豆放入了鍋內。
“這是我們東北的蕓豆,也叫飯豆,平時蒸飯的時候喜歡放一些和米飯一起煮,也是一種我們東北經常食用的粗糧,味道綿延,有股淡淡清香,而且對腸胃很好。”
依舊是文火慢煮,這一次煮的時間倒是沒有那么久,不到二十分鐘的時間,那放入鍋中的紅色蕓豆便開了花,露出了里面白色的部分,而這樣的蕓豆也才算是煮熟。
“大家應該注意到了,剛剛煮蕓豆的時候我兌了許多的涼水在里面,這樣的方式能讓豆子熟的更快一些。”
“現在的這個程度,已經可以放小粒的玉米碴了。”
李遠將之前洗好的小粒玉米碴倒入其中,用鏟子輕輕的攪動。
此時,鍋內的大碴子粥已然比剛剛入鍋的時候粘稠了許多,初步有了粥的樣子。
紅色的蕓豆將鍋內的大碴子粥染上了輕微的紅色,和那飽滿的黃色大碴子粒交織在一起,看著色澤倒是相當的誘人。
攪動了差不多到水再次有沸騰跡象的時候,李遠這才將鍋蓋蓋上。
“這大碴粥其實不管是春、夏、秋、冬這一年四季,都是一種十分受歡迎的菜肴。”
“冬天,一碗熱乎乎的大碴粥,配上點可口小咸菜,一口下肚,香糯粘稠的大碴粥,簡直是人間美味……吃上一口,只覺得整個人都暖和了。”
“等到了夏天天氣炎熱的時候,把煮好的大碴粥用涼水多淘上幾遍,將里面的粘稠粥淘洗干凈,放上涼水,那就成了一碗清爽可口的水飯,這一向都是東北人的最愛。”
直播間。
“這大碴粥有這么好吃嗎?”
“感覺也沒有什么特殊的,不就是一碗粥嗎?”
“這不是普通的粥,這是大碴粥!喝上一口你就知道什么叫做軟糯香甜了!”
“這可是東北的特色粥!就這一碗,外面可是最少要賣上三塊錢的!”
“對對對,還有血燜子,我們東北經常有阿姨推著車子一起賣。”
“在我們東北,要是碰見這種賣大碴粥的,基本都是上午才能看見,因為過了中午,你想買都沒有了!”
“這么夸張?”
李遠笑著說道:“看來直播間有不少知道大碴粥的東北朋友。”
“不過倒不是夸張,這大碴粥的味道確實是和平時大家喝的粥有些不同,因為里面都是用玉米碴子做的,所以味道本就帶著玉米的香甜,而且又有蕓豆的加入,不管是色澤還是口感,都相當的豐富。”
“一鍋大碴粥,最少也要煮上兩個小時才行,不然粥的味道根本激發不出來。”
李遠和大家介紹大碴粥的時候,已然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此時灶坑內的小火正煮著大碴粥,雖說還有等上好幾個小時才能吃到,可是此時大碴粥那香醇的味道已經逐漸的飄出,整個廚房都充斥著那濃香的味道。
直播間。
“兩個小時?這也太久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