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播你的耐性也太好了吧?做個豆腐做了一大天的時間了,不覺得煩躁嗎?”
“我倒是覺得挺有意思的。”
“生活總需要一些無聊的事情打發時間嗎,就像……看主播做豆腐。”
“哈哈,樓上說的對!”
李遠看見大家的調侃,倒是絲毫不放在心上,反而頗為認同的說道:“無聊的網友看無聊的主播做無聊的豆腐,很好,絕配。”
一分鐘過去。
鍋內的豆汁完全沒有反應。
兩分鐘過去。
依舊沒有任何的反應。
五分鐘過去。
肉眼看著那鍋內的豆汁,似乎開始有些微妙的變化。
十分鐘過去。
鍋內的豆汁已經有明顯顆粒感。
而十五分鐘的時間……
這時候,黃豆里的蛋白質團粒被水簇擁著不停地運動,竟然真的一點點聚集在一起,此時已然肉眼可見的變成了一朵朵豆花!
直播間。
“我靠,這是豆花嗎?!”
“變了,變了!大家快看,那鍋里的豆汁變樣了!”
“真變樣子了,變成了……固體?”
“還真的變樣子了,難道這就是豆腐的前身不成?”
“這是豆花,經過壓制之后就能變成豆腐了!”
“我竟然有一絲絲的激動……李家大小子趕快啊,我想親眼目睹豆腐的完成!”
李遠看著鍋內的豆花,果然,此時那鍋中的果汁已經明顯的變樣了,顯然已經具備可以制作豆腐的條件。
將一旁的早就制作好的豆腐模具拿出來,李遠將鍋內的豆花慢慢搖出,倒入在一旁的擺放好的模具之上。
鍋內的豆花足足將整個模具擺滿,這才將紗布蓋在上面。
上面依舊是一塊實木的木板,李遠將木板置于上面,將水分慢慢壓出,在豆汁的水留出的較少之后,這才拿出準備好的石塊置于上面
“大家耐心等待一下,差不多半個多小時的時間,這些豆花壓制在一起,成型之后就才成為我們所食用的豆腐了。”
“趁著這個功夫,處理一下之前撈出老的豆皮。”
“其實對豆皮有兩種叫法,一種,就是像剛給我做好的這種,通過豆漿煮沸之后,在表面形成天然油膜,挑出之后晾干所制成,這樣的豆皮大家習慣性的叫它‘油皮’或者是‘腐竹’。”
“另一種,就是壓制成的豆腐皮,也就是我們常說的千張,雖然千張和與豆腐干比較相似,不過厚度卻明顯要高于油皮則明顯較厚,口感要更干一些,有時還要加鹽,而它的口味和豆腐也是有一定區別的。”
“雖然兩種都是豆腐皮,可是從形狀和口味上來說,不管是樣貌還是做法,差距都比較大。”
“就像是在上海比較喜歡吃的素雞和素鴨,素雞便是由豆腐皮卷成,而素鴨則是油皮卷成。”
直播間。
“等一下,主播……我有點被繞暈了……”
“我也是,什么惡豆皮、千張、油皮、干皮的,這名字也太多了吧?”
“聽得我都已經糊涂了,現在我已經分不清到底叫他們什么了。”
“什么油皮、千張?我只知道百葉、豆筍和額腐竹。”
“我靠,一個豆腐皮而已,怎么會有這么多名字?”
“等下,我沒被主播說暈,倒是被你們這些名字給弄混了,我們這邊叫什么名字來的……”
李遠笑著說道:“這豆腐皮的名字多,倒是證明了豆腐皮受歡迎程度,不過不管他叫什么,本質倒是也沒有什么區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