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啥意思?”
“我們這邊也有這句老話!我媽就經常念叨。”
對于雞蛋的好吃,李遠也是非常認同地
像是雞蛋的蛋清,是一種十分優質的蛋白質。而雞蛋黃里更富含卵磷脂,是一種非常好的營養食品。
不過盡管雞蛋的經驗價值很高,可卻也不是吃的越多就越好的。
如果多吃雞蛋,很容易就會造成營養過盛、肥胖的癥狀的。而且大量的雞蛋還會增加我們肝臟與腎臟的負擔。
蛋白質的過剩更是會讓尿素制造系統負荷過重,在腸道產生大量的氨、羥、酚等化學物質,對人體的毒害很大。
而且還可能會出現腹部脹悶,頭暈目眩、四肢乏力、昏迷等癥狀。
這……也就是大家經常提起的‘蛋白質中毒綜合征’。
“立夏吃雞蛋雖然好,不過大家也要注意,不要多吃,差不多一天吃一個到兩個就可以了。”
“而且雞蛋的吃法有很多,什么煮、蒸、炸、炒。不過就雞蛋營養的吸收和消化率來講,煮和蒸的營養更好一些,基本能達到100%,嫩炸98%,炒蛋為97%,荷包蛋92.5%。老炸要差一些,不過也能夠達到81.1%,生吃最低,只有30%到50%左右。”
直播間。
“生吃雞蛋的營養這么低?”
“果然是水煮蛋的營養最高……哈哈!”
“我媽果然沒騙我,水煮蛋和雞蛋的營養能達到百分之百呢?!”
“是啊,這不同的方式做出來的營養差這么多呢?”
李遠:“立夏其實不僅這一個習俗,還有一個習俗,叫稱人。”
直播間。
“稱人?!”
“我去……聽著有點嚇人啊。”
“我靠,聽主播說的,總覺得有點滲人似的。”
“什么是稱人?上稱,賣人?”
李遠看著大家越猜越離譜,不由得笑道:“當然不是,所謂的稱人,其實就是一個習俗。”
“指的是大家在村口或臺門里掛起一桿大木秤,然后在秤鉤懸一根凳子,大家輪流坐到凳子上面秤人。”
“而司秤的人人一面打著秤花,一面講著吉利話。”
“像是秤老人,司稱人就要說:‘秤花八十七,活到九十一’。”
“要是秤姑娘,就要說:‘一百零五斤,員外人家找上門。勿肯勿肯偏勿肯,狀元公子有緣分’。”
“秤小孩則說:‘秤花一打二十三,小官人長大會出山。七品縣官勿犯難,三公九卿也好攀’。”
“而且這個打秤花也是有講究的,只能從小數打到大數,不能外打里。”
直播間。
“這個習俗稀奇!”
“聽著挺有意思……”
“原來是這么秤啊,我還以為是賣豬的那種秤呢。”
“哈哈,當司秤人看來也不容易啊!”
“可不,說什么都得挑好聽的,確實是挺不容易的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