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成都至漢中,一共有三條路線可走。
第一條是從梓潼過劍閣,走金牛道至漢中。
第二條是從巴山繞道走漢中。
第三條是從江州過巴山,到漢中。
第二條和第三條路其實差不多,第三條只是又多繞了一段路。
但如果從時間上來看,無疑是第一條路最近,當然也是第一條路最險。
噫噓唏,危乎高哉!蜀道難,難于上青天!
早在春秋戰國時期,川蜀地區就以易守難攻而著名,因為交通困難,道路難行,甚至在戰國七雄的領土里都沒有包括川蜀,導致川蜀是一個與中原交流較少,相對封閉,大部分土地都沒有開發的地方。
真正受到重視是李冰修筑都江堰后,川蜀富饒的土地被稱為“天府之國”。楚漢爭霸時期,劉邦聽從蕭何的意見不和項羽爭奪中原地區,而去經營巴蜀,以漢中王著稱,積攢了奪天下的實力。
而后世詩仙的這首《蜀道難》傳頌了幾百年,將蜀道之難推上了最難道路的巔峰,可是就算讀完李白的詩,一般人仍然體會不到那種難于上青天的感覺。
憋了半天勁的侍中董允胡亂擦了把臉頰,看了看前方,接著又小心翼翼的看向了不遠處一聲不吭,那道平靜得有些過分的身影。
四個時辰了,他們從府城出來已經快四個時辰了。
再加上前面三個時辰幾乎都在下雨,只是在快到晌午的時候,雨勢才稍稍停下。
這也導致道路泥濘不堪,異常難走,但董允知道難的還在后頭,因為從成都到梓潼的這一段路,大多還是平原,不像梓潼過后,那就全是險路了。
董允無數次鼓起勇氣想要建議劉禪就地回返成都,可每次一抬頭看見那道身影,看見那雙平靜的眼眸,他所有的話便一句吐不出口。
“原地休息一刻鐘。”劉禪沒有在意這些,而是緩緩停了下來,正色叮囑。“我們時間不多,趁著天亮的時候還要多走一點,李卿......我是說李仆射。”見到李福和李邈兩個人同時應聲,劉禪又補充了一句。
李福趕緊下馬,拖著狼藉的官袍便要行禮,卻被劉禪抬手阻止了。“趕緊收了,這時候還是留點力氣趕路吧。”
“諾。”李福拱手聽命。
“是這樣的。”劉禪從馬上下來,隨意找了處木樁也不顧雨水潮濕,就這么一屁股坐了下來,這時,方才松了口氣,錘了錘麻木的兩條腿,緩緩開口:“李卿,適時我在馬背上想到一件事,想托付你去辦。”
“陛下,不知是何事?”
“等到了涪縣(梓潼郡治所)以后,你且留在那里。”
“陛下,這......”李福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