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月光看著我的眼睛,吐出殘忍的字眼。
我搖著頭,不可置信得回答道:“怎么可能,文宋一脈是提刑官宋慈后人,一代代都是剛正不阿的典范,怎么會做偷師這種事?你是不是搞錯了什么,還是這其中有莫大的誤會。”
我越說越激動,說到后面直接氣得站了起來。
白月光冷冷得掃了我一眼,表示如果我什么都不聽,只愿意這樣武斷的一條道走到黑,那她也不勉強,讓我直接出門右轉。
“如果,我是說如果,你對我有那么一丁點的信任,那就繼續坐在這里,聽我說完。”水光色的眸子閃動著動人的光波。
白月光臉上那顆搖搖欲墜的淚痣好像顫抖的眼淚。
面對這樣的她,面對第一次帶上近乎哀求語氣的白月光,我說不出一個拒絕的字眼。
我就坐在白月光的對面,讓她把話說完。
從她嘴里,我聽到了一個從未聽過卻又駭人聽聞的故事,而這個故事居然牽扯到了整個宋家的黑暗歷史!
南宋淳佑年間,擔任提點刑獄官的慈,廉政愛民,執法嚴明。尤其是那句‘于獄案,審之又審,不敢萌一毫慢易心’的信仰,更是折服了無數百姓。
某日宋慈出街的時候,被一赤腳孩童突然抱住,對方跪下磕頭,大喊冤枉求宋慈做主。
那孩童是翻山越嶺而來,喝的河水,吃的是野果雜草,走到這里他的鞋都破了,一心就是為了找到宋慈。
因為他的母親含冤入獄,被指控害死了縣太爺的孫子。農婦是個啞巴,百口莫辯,只能哭著跪下磕頭,一雙手左右擺動表示不是自己。
沒有人為孩童的母親說話,生怕得罪了縣太爺!
小孩兒到處求人,跪下磕頭,卻沒人敢幫,幫了就是跟縣太爺作對。唯有路口賣燒餅的大叔實在看不過去,對他道:“如果你能找到宋慈,你娘或許就有救了。宋提刑為人剛正不阿,是個大好官,這天下就沒有他破不了的案。”
正是因為那句話,小孩兒從那座山頭走到這座山頭,從西北走到東南。
為的就是找到宋慈,為的就是替母伸冤!
看著眼前可憐的赤腳小孩兒,宋慈當即乘坐馬車,來到小孩兒的故鄉。
宋慈來到當地的第一天,真相便水落石出,原來那個所謂的孫子雖然是縣太爺的血脈,卻并非孫子,而是他與兒媳通奸所生。
丑事敗露之后,兒子捂死了那個嬰孩。
這一切都被啞巴農婦聽到了,縣太爺不忍親生兒子入獄,便編造了罪責嫁禍到啞巴農婦身上,叫她百口莫辯。
卻不曾想宋慈的出現,讓這一家的丑事浮出水面……
從此事后,宋慈面見圣上,請求巡回四路,雪冤禁暴。雖偏僻惡溺處所,亦必親往視察。他走遍了全國各地,處理了無數冤假錯案。但漸漸的宋慈就發現自己有點力不從心,這世間有太多的冤案,大宋疆土遼闊,而他卻只有一人,短短數十載,身死之后,又有誰來洗冤昭雪?
案上一滴墨,民間千滴血。
宋慈深諳這世道黑暗,單憑自己一人之力,恐怕無法洗凈朗朗乾坤。在自己看不到的陰暗角落里,又有多少人含冤而死。
于是他耗盡心血,花費數年將自己畢生的經驗寫成了《洗冤集錄》,希望可以造福后世仵作,但他又害怕罪犯熟讀《洗冤集錄》,讓毀尸滅跡更加簡單。于是在《洗冤集錄》每一章的關鍵處,都做了春秋筆法,確保只有自己后人才能解讀。
“宋慈將自己的后代分為三支,一脈為文宋,一脈為武宋,最后一脈則為法宋!”
聽著白月光的話,我震驚了,瞪大眼睛懷疑道:“文宋與武宋我是知道的,可法宋,對于法宋我卻是聞所未聞!”
喜歡獵罪神探請大家收藏:(www.bqgyy.com)獵罪神探筆趣閣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