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想問一下,你們廠三年后大概是一個什么樣子?”
“三年后?”趙謙瞇眼想了想,“應該會成為長暙數一數二的螺絲廠吧。”
“應該?數一數二?”秦漢笑了笑道,“什么叫應該?數一數二是第一還是第二?”
趙謙撇了撇嘴道,“應該就是大概率的意思,數一數二,就是一個意思。”
“趙總,一家企業想要有好的發展,不能應該,不能大概率,更不能就是那個意思。”秦漢再次嚴肅了下來,“一個企業,做事情是要奔著某一個結果去的,而結果越明確,實現這個結果的概率就會越高,當結果越模糊,成功的概率就會變低。
這就好比我們要看一本書,一個人定了結果說,我兩天內要看完這本書,另一個人定了結果說,我最近一段時間把這本書看完。
在絕大部分的情況下,第一個人兩天內就會把這本書看完,而第二個人,一周內能把這本書看完都不錯了。
企業的發展也是這樣,當你有一個非常明確的結果導向后,公司所有人都可以奔著這個目標去努力,更重要的是,公司所有人都可以根據這個目標去細化和量化自己的工作,可當一個企業沒有這樣明確的結果導向,大家都是亂的。
所以對企業來說,結果導向,就是初創業者之外,另一個重要的上,然后通過這個上,去制定執行,這個東西換一個說法就叫做:企業發展戰略規劃!”
秦漢開始在黑板上書寫,先在最上面寫下了戰略兩個字,“我在這里先隨便舉個例子,就拿趙總的公司來說,他先定一個三年目標,在長暙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螺絲廠。
好,在制定了這個目標后,我們就可以開始制定策略了,想要成為市場份額第一的螺絲廠,肯定是要分幾個主要方向來實現的,包括產品,市場,服務等。
那么在產品這條線上,我們就需要市場分析了,現在市面上有哪些螺絲,每種螺絲的市場需求如何,近幾年的市場發展狀況如何,相對應的企業情況如何,然后通過市場分析后,我們需要得出一個策略,我們這三年的主線產品是什么,配套產品是什么。
同理,在市場這條線上,公司現在的市場占有率是多少,每一個區域的市場占有率是多少,其他企業的市場占有率是多少,想要實現第一的目標,接下來每年每個區域的市場增長率得是多少。
這一層策略制定好之后,就是下一層執行,要實現這些產品的生產,我們需要購買哪些設備,需要配備多少員工,每周的工作量是多少。
要實現這樣的市場增長,公司需要分配幾個區域,安排幾個銷售總監,每個區域需要招募多少銷售,需要配備多少銷售扶持,需要怎么樣的銷售扶持策略。
這一層再往下,自然還會有更細的執行層,一層套一層。
這就是戰略思維,是一個企業家,最基本的思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