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樣絕戶的攻擊方式,讓科拉蘇帝國承受不起,很多曙光神殿,不得不展開天使之門,追蹤星圖。
追蹤效果還是有的,可是星圖的攻擊,天使是沒辦法全部阻攔的。
大量的小型城市,被一張星圖搞定,至于村鎮,更加無法抵擋星圖的攻擊。
楚城這樣一來,徹底就改變了整個戰爭的局勢。
神殿之中,大量的高階神職人員,還有貴族的魔法師們,都開始修建強大的魔法建筑,爭取能保護住平民。不保護不行,如果沒了平民,他們跟本就沒有了統治的人。
鏡像分身也嘗試襲擊軍營,堡壘之類的地方,可是星圖不足的話,襲擊效果就不理想。銀河星圖攻擊之后,釋放光了武器,得發射飛船上去補充。不像是北斗星圖,那些龍槍魔劍都是自己生長出來的,需要補充的是能源。
而這些星圖常年在星空之中吸收力量,雖然速度緩慢,可能源累積是足夠它們自己恢復戰斗力的。
北斗星圖系統,魔眼都是生化武器,有能量儲存器官,物質儲存空間。
宇宙星空之中,能源無窮無盡,只是吸收轉化的效率太低。生化魔眼平時是輪流沉睡,累積能源的,活動的魔眼,會捕捉星空中的物質,有用的留下,沒有用的會進行初步融合,投放在大陸上,讓附近的瘟疫生物回收。
魔眼用不上的物質,地面上的人卻用得上。
在荊棘王冠,魔眼體系本身也是個收集物質的工具,星空之中,有很多在蓋亞缺乏的物質,只要有耐心慢慢收集,積少成多,也是一筆巨大的收入。
荊棘王冠的魔眼系統,就是三垣星圖和北斗星圖兩種。
三垣星圖,楚城只制造了三百六十一張,這玩意真費錢啊,而且只進不出,培養期特別的長。三垣星圖,就相當于強大的高階生化兵器,將來能自給自足就不錯了,看樣子很難,需要不斷發射三垣魔眼生長所需要的物質上去,供魔眼食用。
北斗魔眼的成長性不如三垣魔眼,就是為了避免這種情況。
魔眼體系,原本就是在星空之中遨游,隨時對地面發動攻擊的生化系統。要是需要地面不斷地補充物資,其中缺陷就太明顯了。
北斗魔眼就是在這個道理上制造的,可以自行捕獲物質,吸收能源,不用地面支援,就能慢慢成長。
北斗星圖也分三種,攻擊力強悍的荊棘魔眼,平衡性最好的瘟疫魔眼,還有就是非常廉價的通用魔眼。
你想要強大的武器,就得投入足夠多的資源。
所以三種星圖,制造的數量也是不一樣的。不過通用北斗魔眼,最主要的是出售給大夏帝國。當初通用北斗魔眼的技術打包給姜源,附加條件是要采購一定比例的荊棘王冠產品,楚城這么干,是為了保證自己的生產線別空著。
通用北斗魔眼,大部分生產線都在神羅城,發射也是在神羅城。
還有三成的生產線布置在灰燼大陸,明國和后來的古貝城。
荊棘王冠本土是不生產這種東西的,荊棘王冠主要是生產荊棘北斗魔眼,還有一部分的瘟疫北斗魔眼,再就是日常維護三垣星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