瘟疫北斗魔眼的生產,一半是在懸空城和神羅要塞,另外一半布置在明國和古貝城。
通用北斗魔眼,因為大量的出售,反而是楚城手里最少的星圖。他用北斗魔眼交換銀河星圖,交換比例是一比十,他也急需銀河星圖這種便宜貨,真的是好用。
只是楚城也沒想過,自己有一天會如此激進。
所以他儲備的星圖數量不足,荊棘王冠那邊,荊棘魔眼的生產數量極多,可是都在深空之中成長,沒法拿出來戰斗。
荊棘王冠生產的瘟疫北斗魔眼,都是自用的,數量還可以,但是除了本土布置防御之外,還有進攻性的布置,比如放在冥界入侵的位置,死亡國度周邊海域,一直在補充這種星圖來防御。
因為瘟疫北斗魔眼成本也能接受,楚城還布置在航線上。
航線上的星圖,需求量就大了,荊棘王冠實際上沒有能力對外補充星圖。只能自給自足而已,之前調動一些星圖過來眾神大陸,已經影響了荊棘王冠的戰略布置。
航線,包括神州大陸周邊的各種港口,是個比較密集的網。
同時,還有連接眾神大陸,太陽大陸和灰燼大陸的航線。
想要達到戰略標準,還有個五六十年才能完成部署。
楚城考慮的已經是戰后利益的問題,如果贏了,這些星圖就是保證他利益的手段。要是輸了呢?這么多星圖后撤,回防荊棘王冠的話,沒有個幾百年,眾神也無法打下荊棘王冠。
所以荊棘王冠那邊不要指望,而荊棘星圖,唯一還有的生產線,是在灰燼大陸的懸空城那邊,然而一年也就生產兩張,三年以上才能勉強達到作戰標準,所有生產出來的,都在灰燼大陸那邊執行任務呢。
古貝城這邊,實際上總共就二十張荊棘北斗星圖。
出動了四張去襲擊科拉蘇帝國,還拿出四張襲擊米雅帝國,襲擊之后都后撤回來,保證古貝城防區。
楚城現在主要的作戰星圖,就是瘟疫北斗星圖,數量比較大,已經在眾神大陸這邊累積超過八百張。
可是和近萬的銀河星圖比起來,數量還是少的可憐。
經過這次打擊,楚城意識到了魔眼是多么可怕的玩意,這就是潘多拉魔盒,被他打開之后就沒法關閉了。
三個大陸,無論是經濟實力還是技術能力,都能單獨制造星圖體系。
自己這么一搞,怕是大家都要瘋狂生產,到時候戰爭完全就是兩個樣子,再沒有什么大后方,將來干掉諸神的話,內戰會變得更加可怕。
楚城的第二元神,在灰燼高塔上思索。
像是荊棘王冠那種有巨型陣法保護的國度,真的是靠著歲月累積出來的。自己擁有荊棘王冠之后,就一直在進行建設,升級防御,到現在都沒停下來。
但是荊棘王冠的面積,也就是容納幾億人口生存,再多就會顯得擁擠,生活質量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