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精尖的生意做不了。
還得防著生意一旦做大,其他坐地虎眼紅下場巧取豪奪……
可陳家必須得養人,而且還不是養一個兩個。
而是三百多戶!
種種限制之下,這些不起眼的小攤販,自然而然的進入了陳勝的視線內。
他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選擇。
食譜他不缺,即使達不到正版的色香味俱全,可就算只弄出一個形似的玩意,在眼下這個物資匱乏的時代,也能賣錢。
人手他不缺,三百多戶伙計家中,有的是人手,小攤小販生意又不是什么重體力活兒,男女老少、缺胳膊少腿兒都能做。
只要攤子鋪得夠大,營收不會比那些大布莊、大酒樓差上多少。
關鍵是不起眼!
單一一個小攤販的營收,對于那些腰纏萬貫、大富大貴的坐地虎而言,根本不值一提!
小攤小販形成連鎖后的整體營收,倒是挺誘人。
但這其中很大一部分收入,都會在毛利潤階段便落入擺攤的伙計們手里充當人工,真正會落到賬面上的凈利潤,并不多……充其量也就算是個勞動密集型產業。
是以,就算真有那有心人,看清這其中的利益,再順騰摸瓜找到陳家頭上。
那他也得權衡權衡,為了這點利益,跟陳家這種最不缺廝殺漢的地頭蛇開戰,到底值不值!
“不好說。”
陳虎思忖了許久,才搖頭道:“這得看咱能將這買賣,做到什么地步!”
陳勝秒懂。
說到底,還是利益動人心。
馬克思在《資本論》中說過:只要有10%的利潤,它就會到處被人使用;有20%,就會活潑起來;有50%,就會引起積極的冒險;有100%,就會使人不顧一切法律;有300%,就會使人不怕犯罪,甚至不怕絞首的危險!
以陳家在陳縣的聲勢,如果只做一兩個小攤子,這些吃街頭飯的閑漢,當然會給陳家面子。
可一旦陳家將攤販生意做得滿縣城都是,甚至街上所有的攤販都是陳家的,街面兒上這些閑漢迫于生計,也就只能鋌而走險,將爪子伸到陳家頭上。
老話說:只有千日做賊,沒有千日防賊。
為了解決陳家的困境,再讓陳家陷入到另一個困境當中,這顯然不符合陳勝初衷。
看來,陳家要想在做街面上的生意,這些閑漢就避不開。
至少,按照陳勝腦海中勾勒的商業藍圖,是避不開的。
按陳虎方才所說,吃街頭飯的閑漢還不在少數,硬碰硬顯然也不是明智之選。
避不開,又不能硬碰硬……那是不是能想個法子,讓這些閑漢為我所用?
陳勝糾結著眉頭,思緒激烈的碰撞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