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水都快放干了,我都看到了好多魚,在中間那一塊躍出水面。”見到魚塘后,羅曼忍不住驚呼出聲。
這個魚塘確實很大,大致呈一個圓形,直徑差不多有一百多米,在山間確實算很大的規模。
只不過,現在魚塘的水面直徑,只有五十米左右,外面很大一圈都是排水后的淤泥。
“這個魚塘面積不小,但水位很淺,像一個很平緩的漏斗,或者說炒菜鍋,應該是天然形成的洼地,原來養殖場的主人,就簡單修建排水閘口,然后挖開進出水的溝渠。”
“節目組降低捕魚的難度,把魚塘的水排掉一大半,我估計那些魚,都有很多是節目組放進去的,現在捕魚的難度很低。”莊有為出聲說道。
“小寶兒,那我們現在怎么抓魚呀?”羅曼躍躍欲試的樣子,向趙小寶催問道。
“抓魚很容易,關鍵是外面這一圈淤泥,不知會陷下去多深。我們來魚塘途中,小溪邊有一片水竹林,現在先去砍幾根水竹竿過來,如果這里的淤泥太陷人,那我們就用水竹竿墊腳。”
趙小寶可是很清楚,有些深山老堰塘的淤泥,堪比一些永久沼澤,能將人都沉陷下去。
不過這個魚塘的淤泥,節目組肯定測試過,不存在陷人的安全隱患。
但只要把腿陷進去二三十厘米,對行動就會造成很嚴重的影響。
聽完趙小寶的解釋,四女都贊成穩妥起見,先去砍一些水竹竿備用。
雖說她們這一次,只帶來兩個燉鍋,但趙小寶的柴刀與短劍,一直都帶在身邊。
水竹林就在引水入魚塘的小溪分水口,離魚塘只有五百米,砍竹子并不麻煩。
五人來回一次,砍來二十多根竹子,用時才二十來分鐘。
只不過,有這樣的效率,完全靠趙小寶兇猛,砍竹子幾乎一刀一根,然后十秒剃完枝丫,留出有用的竹竿。
水竹竿很細,且極為輕巧,四女每人拿四根,趙小寶一人拿十根,直接就帶去二十六根水竹竿。
“你們先在塘邊等一下,我先進魚塘去試試淤泥。”趙小寶走進淤泥,發現和預計相差不大,走入淤泥十多米后,腳陷下去十五厘米左右,后面都幾乎沒什么變化。
趙小寶在農村老家,沒少下過堰塘的淤泥灘,對這種情況有所了解。這是土質的差異,表面一層土質松散,常年泡在水里變成淤泥,底下卻是密實堅硬的黃泥,承重能力很強。
“塘里的淤泥不深,你們自己安排吧!”試過淤泥的深淺后,趙小寶對四女交代一番,然后帶上一個燉鍋,再次進入魚塘中。
這一次,趙小寶一路來到水塘邊,準備大顯身手抓一些魚。
只是趙小寶很快發現,他的想法實在有些天真。
盡管魚塘的水被放掉大半,但剩下的水域仍有五十米直徑,且越到中心水越深,直接用手抓魚的難度很大。
“看來明天改造蚊帳,得做一個抄網出來。”
“現在就憑本事加運氣,看能有多少收獲吧!”趙小寶暗自思索著,然后盯住一個有魚的地方,深一腳淺一腳的沖了過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