樹梢那一段,盡管更長一些,但沒有樹根段綿實,劈柴過程更為輕松。
不過這個輕松的過程,差不多用去趙小寶兩個小時。
從十一點半開始劈柴,到一點半才結束工作。
但三組的四位女生,從十一點半開始做午飯,一點半已煮熟一小鍋紅薯,還有一碗炒豆角、一碗炒白菜,趙小寶結束劈柴大業,正好到吃飯的時候。
“小寶,我們不敢殺雞,午餐只能這樣吃,你……”吃飯的時候,楚夢瑤略帶愧意的解釋,其余三女低頭不語,包括羅曼都一樣。
趙小寶的辛苦,四女都看在眼里。
三組不是有趙小寶,憑四女的生存能力,估計只能領節目組的低保饅頭。
如果真的淪落到那種地步,她們自己都不知是否有堅持活動的勇氣?
現在能有蔬菜紅薯,都完全是趙小寶的功勞。
但明明有雞有魚,四女卻不敢動刀、不會處理,不能做成菜吃,讓她們感到有些愧疚。
“你們這是怎么啦?這午餐味道很不錯呀!”
“還是你們想吃肉?晚餐預留時間充分一點,我們燉雞炸魚,怎么樣?”趙小寶笑著安慰,又快速轉移一個話題。
四女沉重的心情,這才變得舒緩一些。
吃過午餐后,趙小寶沒有休息,開始處理那三根竹子,想要編織竹簍,先要劃成合適的竹條。
四女刷鍋洗碗后,很主動的到附近撿干柴。
“你們注意一下,不要去曬著的地方,就在陰涼區域活動,不用囤積太多柴火,撿一個小時后休息一個小時。”趙小寶出聲提醒道。
他預計編織竹簍,大致要兩個小時,估計要四點才能完成。
趙小寶編的竹簍,比不上那些竹制工藝品,完全屬于農村實用的產物。
但這種手藝,出自一個二十多歲的年輕人,同樣很引人矚目,攝影師同樣全程跟拍,不想錯過任何一個細節。
換一種情況,從節目錄制的效果考慮,鏡頭拍攝的重點,必定屬于各位美女。
尤其三組有四位美女。
但很可惜,三組出現趙小寶這么一個實力派。
不過三組的四位女生,楚夢瑤、羅曼、周靜三人,都不想靠節目出名,更在意這個活動的過程,和后續收益捐款的結果。
唯獨學表演的吳桐,在三組內的鏡頭太少,可能有些不太高興。
換個角度來想,在參與活動的過程中,吳桐又同樣感到很開心。
在攝影師的鏡頭下,趙小寶逐漸將三根竹子,劃成小指頭寬的竹條,然后開始編織起來。
開始交叉編織,編出竹簍底部后,開始將平面的竹條豎立起來,收攏編織成竹簍的側壁,這個過程對竹簍的塑形,就很考驗手藝。
趙小寶沒有追求外形美觀,主要從結實耐用的角度考慮,但竹簍絕對不算難看。
完成竹簍的主體后,他又對底部用硬竹條加固,然后編出兩條竹制背帶,裝在竹簍的一個帶弧度的側面后,一個竹制的背簍終于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