坑的深度低于溪水平面,溪水就滲入坑里,確實算比較有趣的工作。在趙小寶農村老家,很多小孩都會在小河邊這樣玩沙玩水,趙小寶小時候同樣玩耍過。
扭竹繩比較費時間,又計劃下午去網魚,趙小寶比較匆忙。
處理野兔時,他主要扒皮、清理內臟,簡單沖洗一下血液后,就交給周靜負責洗干凈、砍成小塊。
“兔肉怎么做呀?前天那只野兔小很多,用來爆炒挺合適,但這一只野兔這么大,爆炒不容易炒熟,怎么做更適合一點?”周靜清洗干凈后,與旁邊剁辣椒、生姜的楚夢瑤商量。
“要不我們做一鍋干鍋兔,還能加一些白菜、豆角進去,用不著單獨做一個蔬菜。”楚夢瑤提議道。
“沒錯,做干鍋兔方便,又不擔心兔肉太老。”周靜點頭贊成,兩人算是一拍即合。
這樣一來,楚夢瑤大蒜、生姜都切片,辣椒切開即可,同樣要少很多工作。
至于趙小寶,把野兔交給周靜后,就開始去劃篾條。
現在有一條二十米長的藤蔓,還需八十米長的竹繩,工作量確實不小。
到一點半吃飯的時候,趙小寶劃完四根竹子,才開始扭竹繩。
現在有六根竹子,其中一根要用來做浮筒,找到藤蔓后多出來一根竹子,但趙小寶相信留著肯定有用。
竹繩,用竹條(篾條)扭成的繩索,新鮮時很結實,承重力強,但比較僵硬,竹條里的水分干后,竹繩就會開始變脆,使用周期比較短。
在農村,多用竹繩拴牛鼻子,又把竹繩稱為牛繩子。
在一些地區,用植物麻的皮,或一些樹皮扭成的繩子,會統稱為竹繩。
但竹繩、麻繩,植物皮繩,都是不一樣的東西,各有各的特點,其中麻繩的質量最佳。
扭竹繩不算多高的技術活兒,主要在于扭緊,還不能把竹條扭破,更是絕不能扭斷。
扭竹繩一般使用四片篾條,兩片放在一起扭緊,然后再合在一起扭緊,這和編辮子要三股不一樣。
篾條比較硬,扭緊很費力,且很傷手。
不過三組早有準備,還有棉線手套保護一下。
趙小寶才開一個頭,扭出三米多長的竹繩,楚夢瑤就喊他過去吃飯。
扭竹繩不是一時半會兒的事,且他現在早已很餓,用一塊石頭壓住篾條,就先過去吃午飯。
“不錯呀,煮紅薯配干鍋兔!”到吃飯的時候,趙小寶才知曉中午吃什么,不過算是一個小驚喜。
楚夢瑤與周靜都有不錯的廚藝,但原來是在城里用天然氣灶、用電磁爐,現在換成簡易的柴火灶。
但經過前兩天的熟悉,兩女大致摸清柴火灶的火候,還有燒火的一系列技巧,廚藝都能很好的發揮出來。
“味道不錯,這個干鍋兔很成功,已達到飯店大廚的水平,這還是沒什么調料的情況。”品嘗兔肉后,趙小寶忍不住稱贊起來。
“雖說調料很少,但麻辣湊齊,有姜有蒜,關鍵這是真正的野兔,在飯店可絕對吃不到。”楚夢瑤笑著說道,這一鍋干鍋兔由她主廚,周靜配合她一起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