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滇桂三省交界的山中,這里是黔省興義府。
在過去的嘉慶二年初,南籠縣爆發了以王囊仙、韋朝元為首的農民起義。
起義軍聲勢浩大,較短時間內就占領了黔省西南的大部分地區,但失敗得也很迅速,不到一年,就被清軍殘酷鎮壓,領導起義的領袖們全部慘死。
在這里,昔年日暮西山的南明永歷政權茍延殘喘四年,所以山中散居著不少前朝后裔,也是少數民族眾多的混居地,甚至還有明十八先生墓地。
······
某個小鎮的山溝溝里,韋珣看著青山綠水,不由陶醉起來。
今天是來到這個時代三天,短短三天,韋珣從從開始的茫然惶恐,再到現在可以靜下心來思索以后是做個地主的傻兒子還是做一番大事業。
并不是韋珣自己心大,而是當得知離甲午還有六年,半個世紀的亂世的屈辱即將被強加給這片土地上可愛的人民。
還有難看的馬褂,惡心的鼠尾辮子,腐朽的滿清政權。
這一切都讓他有一種使命感,來自二十一世紀的強國夢大國夢以及中華民族五千年輝煌歷史施加的使命感!
既然來到這個時代,韋珣想通了之后就打算為這個時代這個民族做點什么,不管結果如何,無愧祖宗,無愧身體里流淌的炎黃血脈。
入仕?且不說功名八股之難,就說以這小地主階級的韋氏自清初至今沒出過什么府縣級別的主官,就是讓韋珣花上五六年苦讀做個小官也沒那想法。
經商?沒背景沒人脈沒關系,怕是富起來了要被當年豬殺,他可是知道廣州十三行這些年來被清廷“要求捐獻”了巨額的銀兩。
從軍,去當大頭兵被作為炮灰,無法左右自己生死,怎么可能?
韋珣是一個資深的軍迷,閑暇時也寫寫清末民國時期的穿越小說。
對于一覺醒來就發現已經穿越這種事情,談不上驚訝,畢竟他也中二的幻想過自己如果穿越到這個年代又該做點什么。
比起那些穿越后窮苦潦倒或者成為王孫貴胄的主角們,韋珣對現在的身份還算滿意。
雖然只是在南籠縣下面一個小鎮里只算得上是普通的的小地主家庭,但家庭條件也好歹算是鎮里拔尖的一撥了。
對于穿越后已經立志要蕩滌腥膻的韋珣來說,韋氏這樣規模不大的小家族尤其適合,完全不用擔心未來親族勢力擴大。
韋氏在鎮里另外一處也有一支,兩支加起來也有十七八戶;要是再算遠一點,那就更多了,興義府遵義府甚至渝府南川那邊都有同宗,更遠的甚至在鄂省麻城也有同一個堂號的宗族遠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