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弟兄們!這里是臺島!是我們泱泱華夏不可分割的領土!是我們后輩子孫以后生息的土地!可京城的朝廷將這寶島割讓給了日本人!日本人以為我們軟弱,以為可以輕而易舉的占領我們我國家!可我今天帶著你們站在這里,就是為了告訴臺島人民,他們沒有被拋棄!告訴日本人,他們想要占領華夏不可分割的領土是妄想!告訴全中國、告訴全世界,我們中國人并不弱小!我們是中華的脊梁,我們是炎黃子孫!”
韋珣站在陀螺山山頂,用喇叭叉著腰自信豪邁的做戰前演講。山腰山腳一條條戰壕中的士兵握著步槍起立看著山頂,聆聽著韋珣的演講。一直因為文化課教導的使命感油然而生,尤其是韋珣稱他們為中華脊梁的時候更是緊握手中步槍面色雀躍。
中國人失去脊梁,失去骨氣還是八國聯軍以及一次次割地賠款后清廷的軟弱和不作為才導致的,自甘墮落以及清廷畏懼洋大人導致民眾心中都有惹不起、認命的心態。
因為甲午一戰,中國人或許會義憤填膺,或許會憂心未來,但是和披甲持銳與敵一爭高下的膽氣絲毫未減。
“誓死保臺!”韋珣高舉拳頭吶喊。
“誓死保臺!”“誓死保臺!”“誓死保臺!”······
等聲音漸漸平息,一個個傳令兵分散傳達準備戰斗的命令。
日軍近衛師團除了留下一個旅團駐防彈壓臺北、基隆等地的局勢,剩下的三個師團悉數前往陀螺山。日軍認為韋珣所率領的四萬軍隊實際上就是清廷暗中支援臺島的正規軍隊。對清廷軍隊戰斗力了如指掌的日軍高層認為集結主力,一戰全殲這支部隊對于逼迫清廷盡快簽訂交接協定有大好處,也能極好的打擊臺島民眾的反抗力量。
炮彈的尖嘯聲響起,陣地上的連長排長大聲高喊:“炮襲!隱蔽!”
可惜哪怕有軍官指揮,哪怕經過嚴格的放炮演習和防炮洞,面對真正的炮彈轟炸,依舊有不少心理素質不好的士兵因為慌亂失了分寸而被炸死炸傷,一線二線陣地中四處可見哀嚎和殘肢斷臂。
日軍近衛師團第四聯隊士兵在炮火蔓延后開始發起進攻,三千六百多人浩浩蕩蕩的喊著板載沖鋒。
“司令,是否發射火炮攔截。”韋文厲看著沖鋒的日軍問道。
“不急,按照原計劃行事。”放下望遠鏡的韋珣搖搖頭,平靜的說道。
周圍幾個軍官聞言再次舉起望遠鏡觀察戰況。
韋珣的軍隊于山腳緩坡布置了三道防線,每道防線兩條戰壕,韋文周率領的第一師第二團就這此地布防。
“團長,日軍距離500米!”
很快,日軍信息在觀察員的口中報告出來。韋文周舉起望眼鏡,只見氣勢洶洶的日軍越來越近。
掏出手槍,韋文周命令道:“按照原計劃,先用一半火力先試試日軍的實力,重機槍不要開火。”
“是。”話畢,傳令兵就跑到一個高處用信號旗傳達命令。
日軍近衛師團第四聯隊企圖像之前基隆臺北的戰斗中那樣用人海沖鋒,將敵人一鼓作氣的擊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