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次韋珣暫時壓住內部的不同心思,嚴陣以待在香仙山陣地構筑防御。
日軍方面追擊到香仙山看到又是依山而建的防御工事沒有繼續進攻的心思,無他,傷亡近半的近衛師團打不動了,只能讓海軍方面日夜使用艦炮攻擊韋珣這邊的陣地。
只挨打不還手顯然不符合韋珣的風格,火力上吃虧了就發動夜間滲透作戰。交火三天,扛不住艦炮兇猛火力的韋珣只得灰頭土臉的趁著夜色率軍退到苗栗城西的文山構筑陣地。
日軍搶占了香仙山陣地后也不追擊,雙方就這樣對峙。韋珣在等臺中訓練的新兵補充隊伍,日軍方面則是等待從朝鮮方面調來的日軍第二師團。
此時的南方各省各地報紙都在瘋狂報道這臺島戰況,先是韋珣真的率軍四萬支援臺島引得天下側目,隨后新竹與日軍大戰一場,打死打傷近萬人;之后再戰香仙山,被艦炮襲擾下又退往文山。
一連串眼花繚亂的信息傳往閔浙粵三省,牽動著南方各省的關注。
東郊民巷的日本人咄咄逼人,一直逼迫著老妖婆皇太后下令將臺島的韋珣的軍隊撤離。可老妖婆在此之前都沒聽說過韋珣,韋珣和手下的士兵更不是他們大清的將領和兵馬。
礙于日本人的威逼,擔心日本人會借機再次在東北發動進攻,老妖婆只得再次下令嚴加封鎖沿海各省,各省不得有一米一水支援臺島。又令兩廣提督領兵兩萬前往臺島“協助與日方交接”,以證實“大清”的清白。
“大清”一番動作之后,確實向日本人證實了自己的清白。
圣旨傳達到南方沿海各省,群情激憤,民情洶涌。其中以閔粵兩省最是憤慨,要知道臺島與大陸的閔粵兩省不少都是姻親同族。如今朝廷不作為,拱手割讓臺島于日本,視臺島三百萬民眾如棄民。更是為虎作倀,派兵協助日本圍剿臺島義軍。
兩省大部分地方的士紳、商賈、宗族紛紛罷市罷稅。可即便如此,兩廣總督依然下令調兵兩萬赴臺“協助交接,以宜太平”。
就在這時,已經基本掌握臺中臺南各地的韋珣利用法國人的關系,在廣州灣法國電報局發布了一篇通電。
“余幸得四萬義勇襄助以援臺島,今聞朝廷封鎖沿海,斷絕兩岸之往來,又令兩廣出兵兩萬‘協助交接,以宜太平‘············奮一腔血勇領兩萬義士與日人戰于新竹,余以為日人非不可戰勝!現今朝廷意欲助紂為虐,為虎作倀!昔日戰國秦、韓大戰,韓敗而割上黨于秦,猶未聞韓出兵助秦。臺島于華夏如子與父,鮮聞父助賊殺子焉?········清廷棄我等數十萬民眾如草芥,吾等如何自處?唯有自強不息也!今日得臺島士紳百姓推舉,領袖臺島義軍。即日起我臺島義軍定名:臺島義勇軍!決意誓死保臺!”
這篇通電可謂結結實實的給清廷一巴掌甩在臉上,京城的太后老妖婆知曉后又令兩廣總督譚鐘麟增兵兩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