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月18日,韋珣總算得到了德國朋友回復的電報,他的朋友表示德國的商人很愿意和他的勢力合作,這一點韋珣毫不意外。工業迸發狀態中的德國對于這筆大生意表現的很是積極,三天之后將會有一批遠東的負責人前來洽談合作。
十一月21日,韋珣在臺中城熱情的接見了這批德國商人的談判代表團。
經過五天的辛苦談判,韋珣花費了一千五百萬美元獲得了兩套完整且先進的工業母機,一條最新的蒸汽機生產線,一個年產量80萬噸的鋼鐵廠,一個小型的特種鋼鐵生產廠,一條特種炮鋼的生產線,一個年產5萬噸的鋼軌生產工廠。并且以每艘103萬英鎊合計兩千零六十萬德國馬克的價格定購了四艘三皇級(德意志級低配版)戰列艦,這還是自帶設計圖且德國造船廠也抱著積累技術的情況下給出的價格。畢竟使用的是最新的克虜伯滲碳裝甲技術以及最新式的動力,就連巡洋艦每艘也花費了500萬馬克。
短短一個月,韋珣就花費了近六千八百萬美元,折合銀兩六千八百萬兩。當初從美國賺到的三千多萬美元和在歐洲寫小說賺取的一千萬美元都花費得差不多了。
要不是因為十月占領閔、粵兩省從貪官污吏還有滿族八旗子弟身上搜刮到四千多萬兩白銀,恐怕韋珣將要面臨的財政赤字會高得嚇人,尤其是明年將要支付的2000萬法郎折合五百萬美元韋珣都不一定拿得出來。
雖然金錢的花費高得嚇人,但是在1897年2月的時候,昌黎興建起了一個水泥廠,從昌黎到新街鎮的簡易鐵路業已經完工,還有正在建設的特種鋼生產廠、煉鋼廠、鋼軌生產廠。這些重工業將是華夏騰飛的關鍵。
而且韋珣都是以個人名義投資的,公私不分是大忌諱。
他不是一個偉大的人,現在義勇軍是自己的一言堂,并且看起來沒有什么利益,唯一讓人看重的也就是權力地位。
但是以后呢?如果現在不確定這些自己花費大價錢建設起來的重工業的所屬權,在未來組建政權之后,到底時歸屬政權所有還是歸屬他個人,亦或者歸屬于韋氏一族?
這里面彎彎繞太多了,以韋珣對于華夏人內部爭權奪利的理解。只這些重工業的利益爭奪都可能引發內部矛盾的重點,尤其是后面可能加入義勇軍這個利益集團的成員,眼睜睜看著大量的金錢被這幾個工廠賺取他們會不眼紅。沒有名義弄到自己手中也會大義凜然的想方設法將歸屬不明確的重工業工廠收歸國有,然后通過國有狀態以權位牟取利益。
雖然現在臺島和瓊州兩個根基之地都是韋珣的領地,還是被清廷(被迫)承認的那種,具有相當的合法性。
但是防患于未然是華夏人基因序列中必定有的一個基因。
這些工廠就算歸屬了韋氏,韋珣算了算離自己關系近的同村親人還有叔祖爺那一支,到時候會不會也因為這些工廠而內部分裂?會不會因為勢力的擴張家族的人通過權勢損公肥私?會不會以后成長為美國軍工企業那樣的寡頭財閥?
重工業這樣的軍國重器,必須掌握在自己手里,最少在自己還有能力獨掌大權的時候將一部分掌控在自己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