復興軍駐扎的兩個團分駐小寺山和淺塘溝,目的就是為了在此牽制腳盆雞并且消耗敵人的有生力量。
面對腳盆雞軍隊的包圍,兩個團絲毫沒有突圍的想法,反而在陣地上一直加固攻勢,擺明車馬的告訴腳盆雞:你有種就來打我啊。
腳盆雞沒有面對清廷軍隊時候的張狂,見到這樣的情況愈加謹慎。
只進行了兩次試探性進攻,隨后兩個師團放棄對小寺山的進攻,再次分兵。由第五師團在小寺山下的李家堡和蔣家堡一帶與復興軍針鋒相對。
第十一師團向西面的雞腰山和石板山進發,到達目的地之后便開始有模有樣的像復興軍一樣構筑工事,他們絲毫不擔心小寺山的兩個團切斷他們的補給。
這里距離海面不過五公里,就算因為海水深度問題戰艦無法進行炮火掩護,通過小型船只運送彈藥也是很輕松的。
腳盆雞三個師團的主力部隊在東港北面的望馬屯、譚家堡也開始遭遇復興軍,短暫交火之后日軍暫緩攻勢。
復興軍則在交火之后果斷撤退到棋盤山和徐家堡,腳盆雞見此留下一個聯隊駐扎在譚家堡之后開始大規模向丹東防線開進。
當三個師團開始向丹東防線進攻的時候,鴨綠江畔的炮火和槍聲連綿不絕。只是雙方都知道想要在鴨綠江防線取得戰果的可能性微乎其微,都留有余力。
腳盆雞看似聲勢浩大的進攻都是為了牽制復興軍的防線兵力,為東港的友軍爭取戰機。而暗地里,腳盆雞一個師團的陸軍已經開始在鴨綠江入海口秘密等待出發的指令。
當腳盆雞主力到達前陽鎮的時候,面對背影山的一個師的陸軍不得不再次留下兩個聯隊的兵力駐扎。
隨后原本速度不急不緩的腳盆雞軍隊開始急行軍,在三小時內迅速到達了廈子溝,向復興軍鴨綠江入海口防線發起突襲。
對岸的一個師團也開始冒著炮火彈雨乘著搜羅到的漁船渡河,江心島的一個步兵營和一個炮兵連在半小時內被對岸敵人秘密調集的最少一百門火炮集中炮擊。
這些火炮都是75毫米口徑以上的大口徑火炮,威力驚人,只半個小時江心島陣地宣告易手。
廈子溝無險可守加上腹背受敵,一個團的兵力在敵人三個半師團的進攻下堅持了不到一小時就不得不撤離。
復興軍丹東防線南部被撕開了一個大大的缺口,首戰告捷的腳盆雞三個師團緊追不舍。
王家堡,余家堡,西大灣子屯,葫蘆套這些無限可守地點被腳盆雞輕而易舉的占領。
腳盆雞來勢洶洶,但是當他們看到石固山河安民山已經山下的復興軍時,一種不好的預感在四個師團的師團長腦海中浮現。
只見兩山之間兩公里寬的平原上全是密密麻麻的水泥柱加鐵絲網,只要發起進攻,那么兩邊的山上隨時可以居高臨下使用炮兵進行炮火攔截。
面對這樣他們從未見過的防御工事,腳盆雞的部隊取消了徹底擊破丹東防線的打算。原本打算作為駐扎地的村莊也被腳盆雞一把火燒得干干凈凈,然后退至兩公里之外,以免遭受復興軍的火炮襲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