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東的局勢瞬息之間逆轉,會議只開啟十分鐘之后,意大利以“與德國、奧匈帝國的同盟協定”表示退出六國聯盟。
意大利走得干脆利落,因為從始至終他們都沒有太大的損失,不過區區幾十萬英鎊的代價。
可如今華夏海軍得到德國人的龐大艦隊的支持,同盟國加入華夏復興黨這個新成員已經成為必然,不論是奧匈還是德國都極其需要遠東有一個強力的盟友牽制毛熊。
再算上奧斯曼帝國、保加利亞,法俄兩國的同盟幾乎不可能抵擋。
如果此時再不退出六國聯盟,在未來的同華夏的外交之中,意大利將會在同盟國中處于一個尷尬的地位。
意大利的退場讓原本被華夏海軍實力大增的消息弄得焦頭爛額的聯盟再次損失一個外交上的助力。
好在荷、比、葡三國都是英國人的可靠小弟,哪怕是知曉已經不像之前那么處于絕對優勢,但是英國人已經暗中知會他們必須繼續力挺毛熊和腳盆雞。
比起毛熊在遠東獲得東北地區,華夏復興黨從一開始就是以鐵血姿態表現了其對印度殖民地的威脅,英國人哪里會坐視印度殖民地被威脅。
毛熊和腳盆雞此時已經不可能退場,不論是處于現在的利益還是遏制未來華夏的實力,繼續這場戰場才是必須的。
而華夏海軍九艘戰列艦的實力,讓另外一個國家白頭鷹極為擔心菲律賓群島的安全,擔心他們在太平洋的地位受到威脅。
在聽到意大利退出六國聯盟之后迅速聯系了日、俄兩個打手,表示愿意為他們各提供1000萬美元的緊急無息貸款。
白頭鷹的暗中支持讓五國聯盟再次提振了一下士氣,于是開始商議接下來的海戰。
此時的腳盆雞比毛熊更迫切的需要進行海戰,如果不趁著毛熊的艦隊還在遠東,一旦毛熊退縮,哪怕六六艦隊完全體也不是華夏海軍的對手,遠東這片地盤他們就只能屈居第二了。
以復興軍和皇國的外交關系和數次大戰,未來他們肯定不會有好日子過。
尤其是在丹東旅大地區,一旦華夏海軍抵達丹東為復興軍提供艦炮支援,那么這些師團極有可能葬送在遼東半島。
毛熊更是憋了一肚子火氣,遠東丟了偌大一塊地盤,還丟了他們夢寐以求的東方不凍港。否則之前也不會被腳盆雞慫恿一起和它炮擊沿海城市了。
兩國商議之后決定趁著華夏海軍剛剛接手德國戰艦,無法發揮完整的戰斗力的時候主動尋求決戰。
原本在東海撒歡的聯軍大艦隊回到那霸開始檢修補給。華夏海軍則不再遮遮掩掩,這支比之聯軍大艦隊絲毫不差的艦隊斗志昂揚的從臺島海峽駛過,在臺島海峽彰顯一下存在之后前往基隆。
在確認聯軍大艦隊在那霸進行檢修補給之后,華夏海軍改變作戰計劃,決定回到瓊州海峽進行編隊演習,增加己方勝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