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復興黨乃漢家正朔,先驅援臺、復又大勝六國聯軍,如東方初升之朝陽;
復觀滿清,官員貪弊、朝政腐朽、掣肘重重,其上位者不知科技為何物、不知國家強盛之方略,如枯枝敗葉于泥沼。
我黨數邀閣下至中樞襄助,許以公使之職,為何屢屢視若無睹?莫非閣下亦是世受滿清之浩蕩皇恩?不愿屈身于我等叛逆?
閣下所立之地乃華夏數千年之故土,閣下血脈乃炎黃傳流,何故忘乎吾等之根本而意欲從賊寇焉?”
吹干墨跡,韋珣把書信遞給陳作新。他在信中的話說得可謂是極重的,就差指著他的鼻子說:“你要是真要忘記自己祖宗先輩,忘記自己是炎黃子孫,那你就趕緊滾去給滿清做奴才。”
復興黨缺人才,華夏缺人才,但韋珣可不會為了幾個高材生就做什么禮賢下士、三顧茅廬。
在他看來,你有才能是不假,可猶疑不定瞻前顧后,不知道什么叫做天下大勢,什么叫做民族復興,什么叫做華夷之別!那就是一個愚蠢的人才,或許沒有這樣的人才很多**都會進展緩慢,但這些人并不是不可替代的。
滿清對于華夏各民族的奴役已經是深入骨髓,印刻在心中的奴性,只有大興殺戮,完完整整的讓奴役了華夏各民族近三百年的滿清一族消失才會改變。
復興軍奪下長江以南穩定了地方之后,不少南方籍貫的留美學童都在復興黨的邀請下南下效力。顏氏三杰如果不來,韋珣就打算讓和詹天佑一起主持西南鐵路網的梁普時、梁普照兩兄弟到東北去主持鐵路建設。
尤其是奪下粵省之后,三批留美學童中超過七成南下為復興黨效力,主要原因除了他們在北方的封建統治下想要實現所學被處處掣肘,新興的南方雖然處于戰爭之中,未來的前景卻是不可限量的。
尤其是比起在滿清治下想要搞工業搞西式教育搞建設,那都是層層困難。就算過了這些關口也各種理由不給資金,給的資金亦是會被層層克扣。
原本這些留美學童想著韋珣好歹也是留洋的,雖然是主攻的軍事,但肯定與他們有共同語言。加上他們的老家大都在粵省,投靠復興黨還可以照顧家里。
直到他們懷著期待和忐忑的心情到達廣州,韋珣隆重的接待了他們,直言不諱的說:“腳盆雞可以節衣縮食搞工業讓國家強盛起來!我們為什么不能?我們復興黨或許有很多不足之處,但是在這里你們可以盡展畢生所學,一起讓我們的國家繁榮富強!”
等他們到復興黨工業部和教育部按照所擅長的分派部門和項目之后才知道什么叫做大魄力,實現全民基礎義務教育,龐大的工業**,只這些**都讓他們激動不已。
要錢搞科研?給!負責的項目經費不夠?給!負責的項目缺人手?派!
要錢給錢要人給人,可把這些在北方要么去礦山看工人挖礦、要么就是去海軍開艦艇、要么到只在**中的鐵路交通部門的高材生可高興壞了。
要知道這些人可都是耶魯大學或者麻省理工、哥倫比亞大學這樣的頂級名校畢業的。就算他們很多人沒有畢業就被滿清召回,但是他們所學習的東西肯定貨真價實。
像是硝化棉,原本復興軍的生產技術是從法國引進,生產效率并不高。幾個化學方面的留美學童研究了幾天,然后幾次改動之后產量直接翻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