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日、俄都卷入了無畏艦競賽,軍費預算上肯定會對陸軍造成影響,他們大規模使用“七五小姐”之后可以裝備的榴彈炮估計會是105毫米,155毫米也只會裝備少部分。
一戰還有十四年,如果考慮到華夏崛起帶來的蝴蝶效應,那么這個時間很可能提前。
十年時間,華夏復興軍不僅需要在火力上彌補短板,還需要加大對預備役力量的培養。
未來的戰爭規模只會更大,需要的火力也會更強,軍隊的編制改革勢在必行。
韋珣參照后世的集團軍、軍的制度,計劃復興軍三十四個師的基礎上加上軍一級,集團軍則成為一個按照戰爭的需求進行臨時設置的編制。
師一級的編制也需要改動,韋珣計劃將其分為輕裝步兵師和重裝步兵師。
其中輕裝步兵師轄四個步兵團,一個炮兵團,其他偵察營、通訊連、醫護連、后勤營、工兵連/營、迫擊炮連,一個輕步兵師規模在一萬二千到一萬三千左右;主要裝備的火炮是七十五毫米火炮,戰斗中的主要作用是阻擊和防御,側重于丘陵地帶和補給困難的地方作戰。
重裝步兵師轄兩個步兵團、兩個炮兵團、一個后勤團,配屬偵察營、通訊連、醫護連、工兵營,一個重裝步兵師規模在一萬三千人到一萬四千人左右;主要裝備一個團的七十五毫米火炮,一個團的榴彈炮(105毫米26門,155毫米12門),戰斗中的主要作用是對敵人陣地進行火力打擊,是軍級編制的主要火力。
軍一級將成為復興軍的常規編制,每個軍配備兩個輕裝步兵師,一個重裝步兵師,一個155毫米榴彈炮團(32門),兩個迫擊炮營、一個后勤營、一個工兵營、一個通訊連。
以重裝步兵師師長兼任軍長,另外兩個師的師長兼任副軍長和參謀長。
這種并不標準的軍級單位的設立,除了因為當前華夏軍事人才還在培養之中,更主要的原因是韋珣知道在未來隨著科技的發展,機械化步兵、坦克的加入,軍級單位才是真正發揮作用的時候,現在不過是暫時把框架給定下來。
目前復興軍有陸軍師四十六個,其中十九個是雜牌暫編師,火力裝備都不如現役師,韋珣打算將常備陸軍規模保持在五十個師。
五十個師其中四十八個將改編成十六個軍,再在東北和西南各建立一個重炮師,作為東北和西南戰場的最強火力支援力量。
這個重炮師下轄兩個155毫米榴彈炮團、一個203榴彈炮團、兩個后勤團及通訊連、醫護連、工兵營。兩個后勤團則是因為重炮師在戰斗中需要的彈藥極多,運輸難度也會因為地形增加,算是超額配屬。
(章節修改算在字數內章節修改算在字數內章節修改算在字數內章節修改算在字數內章節修改算在字數內章節修改算在字數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