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你們先去休息吧”等兩人報告玩自己探聽到的消息之后縣長就讓兩人去休息了。
副縣長此時全然沒有之前擔憂的表情,而是樂呵呵的說道:“縣長,鄉親們信任我們,下一批的移民指標完成不難。”
縣長擺擺手說道:“指標不指標的我又不在乎,只要能為鄉親們做點事情就知足了,要升官發財我也不加入復興黨了。”
“哈哈。”副縣長倒是絲毫不尷尬,轉而嘆氣說道:“我們華夏雖說地大物博,可民生貧苦,上萬萬人都是無家無產的。”
“還是總司令有遠見,讓鄉親們移民到東北。雖說免得不背井離鄉,開始的幾年也會吃些苦,但是熬過前兩年就有好日子了。”
縣長聞言點頭贊同:“滿清二百多年,任憑東北那么好的地荒廢,南方又是人多地少,但凡他們讓百姓移居,只東北三省的賦稅最少也能抵得湖廣一半吧。”
“那些建奴是把東北當自己的自留地,打算要是事有不濟也能帶著三族八旗到東北割據呢。”
“自留地又如何,看這形勢,明年我們就能把建奴趕到西北戈壁去。”
“那是自然,如今我黨已經在地方上建立了權威,我軍更是連敗六國聯軍,要不了兩年我們就能一統華夏。”
縣長聽到副縣長語氣中的自豪,拍拍他的肩膀鼓勵道:“我是半路加入復興黨的,能做個縣長我就很知足了。你可就不一樣了,總司令親自教授的二期優等生,等明年收復了北面,你少說也得升任縣長。”
移民的政策順利執行,這個不出韋珣的意料。這個時代的無產者太多了,只要給他們一條活路,背井離鄉或許有點不舍,面對生存的壓力卻是不得不做出抉擇。
這些人到了富饒的東北平原之后,絕對會迸發極大的熱情進行墾荒和建設家園。
農閑的時候還可以組織他們搞搞基建,修修水利。
現在的東北雖說也有不少人,但是地方太大,很多地方都沒有人煙。棒打狍子瓢舀魚雖然只是個別地區,但是物產豐茂卻是真正的。
不過正因為生態好,狼蟲虎豹也是不少的。
奧匈的制式軍械復興軍有二十萬支,賣給滿清也賣不完,唯一的辦法就是交給民間了。
一是民間擁有槍支可以防盜匪,二是面對狼蟲虎豹的時候可以獵殺,三是如果前線失利或者遇到敵軍深入作戰也有自保的能力。
民間消耗這些槍支也不是直接發給私人,韋珣可是知道槍支濫用和私有的惡果,所以民間使用一定要有限制。
在他的計劃中,移民東北的居民以地域組建村落,組建村級的民兵衛隊。然后槍支由村莊集資購買,將傷殘的士兵安置在這些村莊,成為槍支的管理者,順帶著訓練民兵。
再在市縣一級成立武裝部,建立預備役制度,順帶著兼職一些后世武警的工作。
<!--ov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