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協約國搭乘的吉普車上,英法俄三國的表情愈發的凝重。之所以是安排三國坐在一起漏掉了日本,是因為復興軍的吉普車加上司機才四個座位。
雖然擠一擠還能四個人,不過外交部就是這樣安排,并且協約三國也不覺得日本有資格和他們同乘一輛車。
訓練有素,戰力強悍。
這八個字是他們心中對于華夏陸軍的印象,見著車輛還遠,英國外交官和法國外交官對視一眼之后又看向沙俄外交官,其中意味不言而喻。
結束慶典之后,他們必然會聚集在一起商議對策。
坐在他們后面的日本外交官石井菊次郎面無表情,甚至嘴角還帶著笑容。可心中的驚濤駭浪難以平復,以前他沒有近距離接觸過華夏的軍隊,只因為華夏在戰場上能取勝是因為各種原因。
這次他親自接觸到了之后,又對比在國內了解的日本陸軍,不只是裝備上他們落后一籌,氣勢上他們也差了不止一星半點。
“皇國的大陸政策就要自此終結了。必須盡快報告國內,重新制定策略了。”石井菊次郎心中這般想到。
復興軍的軍歌從《赳赳華夏》、《華夏軍魂》、《精忠報國》到《男兒當自強》、《鋼鐵洪流進行曲》《知識青年從軍歌》,一首接著一首。
不論是外賓還是各民族代表,都是通曉漢語的,歌聲中透露出的決心和意志讓他們對于華夏的鐵血態度有了深刻了解。
當韋珣和觀禮車隊繞行一圈重新回到承天門重新登上城墻,新的禮炮響起。
在廣場和大道兩側的士兵迅速組成稀疏的人墻,一些軍官模樣的人告訴他們可以按照次序近距離接觸這些士兵,不過不能在原地停留。
這是這次閱兵的另外一個重頭戲,接收民眾的檢閱,讓民眾在近距離接觸復興軍之后增加自信心和愛國情緒。
不過為了防止踩踏時間發生,原本在大道兩側唱軍歌的士兵組成人墻維護著秩序。
十幾萬人從大道東頭兩公里開始緩緩移動,駐足不前的,距離士兵太近去撫摸槍械的,都會被士兵制止。
雖然有十幾萬民眾,但是在四萬多方陣的震懾和五萬多士兵的維持下,秩序還不算太亂。
華夏人自古喜歡看熱鬧,如今二十多萬人看熱鬧,看的還是這支只花了兩年時間就將滿清趕到了西北戈壁并且擊敗了日俄兩國的軍隊。
懷著好奇的他們走在五公里長大道上觀看著接受檢閱的方陣,從開始的忐忑到之后腳步越來越堅定,自信自豪感也油然而生。
“我華夏再一次崛起了!”這是所有觀看過典禮的人的想法。
只看著這支強大的軍隊,哪怕接收檢閱的只有四萬人,但旁邊維持秩序的士兵展露出的氣勢也和受閱部隊一模一樣。
除了這北平城內不到十萬人的軍隊,在全華夏還有五十萬,強國之兆,盛世和和平即將到來!
很顯然,這次閱兵儀式完美的達到了。民眾的民族自信心在這個過程飆升,對復興軍的強大的印象深深的被刻印在心中。
只要稍加引導,再通過各種軍民互助行為,來自于民眾的復興軍絕對會融入到民眾中去。
這場別樣的開國典禮和閱兵隨著民眾走到西單大道被疏散而結束,從上午十點正式開場到結束的下午三點,整整持續了五個小時。
而在五個小時中,沒有一個士兵因為體力問題倒下,除了他們本就是各師中精挑細選的之外,還有平日里營養豐富的飲食和刻苦的訓練打造的體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