韋珣才不會被他這樣的說辭失了方寸,他不以為意的回道:“如果英國愿意以一個合理的出售這些東西給華夏,我們也不會向德國購買了。”
“至于我們華夏和同盟國簽署的密約?根本不可能有這回事,華夏無意加入協約國和同盟國的軍事對抗中。只是因為協約國中有著日本和沙俄,我們和英國、法國的關系受到了不小的影響,可以購買到精良的工業設備的渠道只有德國。”
“雖說德國售賣的工業設備便宜,但這也是華夏愿意給德國的產品提供優惠獲得的條件,這并不能達標華夏加入了同盟國陣營。”
“當然,朕并不否認同盟國數次邀請華夏加入陣營。”
英國的外交人員流利的翻譯著韋珣的談話,而對面的英國首相亞瑟·貝爾福聽完之后陷入沉思。
同盟國邀請華夏加入陣營這個事情他完全知悉,但是數次邀請的話說明同盟國對于華夏極其看重。只略微一思索就明白了韋珣話中的意思。
之前都是法國極力拉攏華夏,為的就是阻止華夏加入同盟國。英國人則無動于衷,他們不是不知道華夏的重要性,只是放不下面子付出利益拉攏華夏。
愛德華七世此時出聲問道:“華夏現在需要的是和平發展,加入軍事同盟中你們的發展會停滯,你們過于依靠德國了。”
“正式因為我們需要和平發展,所以才幾次拒絕了他們的邀請。”韋珣對愛德華七世禮貌的笑了笑,隨后繼續說道:“英國是全世界最發達的國家,不論是領土、資源、工業、軍事還是人口、經濟都遠超德國,我并不認為同盟國能在對抗中取得勝利。”
“我們和德國的貿易和教育方面的合作不過是各取所需罷了。”
此時亞瑟·貝爾福才說道:“德國在不斷的挑釁大英聯邦,奧匈帝國在巴爾干半島凌虐小國,意呆利圖謀非洲。”
“貴國與他們相距甚遠,即便加入同盟國也會被截斷海路交通,面臨沙俄和日本的聯合進攻。”
“我相信皇帝陛下會做出明智的選擇的,對嗎?”
聽到亞瑟·貝爾福的話,韋珣眉頭一擰,不悅的問道:“自詡紳士的英國難道就是這樣威脅其他國家的嗎?”
“華夏是一個主權國家,并不是誰的從屬和附庸。我國是否加入同盟國取決于以貴國為主導的協約國如何公平的對待華夏。”
愛德華七世打圓場說道:“華夏是一個古老的國度,此次韋能親自到訪,我們感受到了貴國的誠意。”
“到了英國之后,朕也對華夏和英國的國力差距有了明確的認識。英國是一個各方面都極其強大的國家。”
韋珣說完后嚴肅了神色,嚴肅且認真的繼續說道:“華夏目前沒有加入任何陣營或者與他國結盟的想法,貝爾福閣下,我希望兩大陣營的對抗,不要將華夏牽扯其中。”
“如此最好。”亞瑟·貝爾福聽完翻譯之后,對韋珣的表態點頭表示贊許。
又經過一番討論,華夏和英國在商貿上達成了一定的共識,算是明面上給這次訪問英國一個體面。
回到居住的別墅,耿毅等人的臉色都不好看。
韋珣見此笑道:“不必在意英國人,我們古代可是有臥薪嘗膽的典故,為了國家利益,我們損失一點面子沒什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