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華夏皇家石油化工集團”掌握的利益不大,潛力卻不小。想要一家吃下這個產業顯然是不可能的,所以韋珣給威廉二世親自發了一封電報。
電報中韋珣表示對于“華夏皇家石油化工集團”之前向他匯報過委瑞內拉很可能蘊藏石油,所以在委瑞內拉投資了大概三百萬英鎊的現金購買土地和進行勘探。總之韋珣表達就是這個完全是運氣好,投資的地方正好有這個東西,絕對不是故意的。
并且表示德國和華夏關系一直以來都是好兄弟,德國大哥對于華夏的提攜是世人皆知的,愿意從“華夏皇家石油化工集團”分離出七成的石油產地和勘探明了的石油礦區,邀請德國一起成立一家合資企業,一起賺錢。
威廉二世對于韋珣的“識趣”表示“欣慰”,先是說原本不想從中獲取利益,但德國沒有大型石油產地,連中型都沒有,對于石油資源的需求很迫切也很必要。
對于成立合資企業威廉二世是極力支持的,到時候完全可以依托德國的石油市場來發展合資公司。
德皇之所以沒有提華夏的石油市場,自然是知道華夏目前對石油的需求并不高,坦皮科的石油都用不完呢。并且委瑞內拉的七成石油拿出來和德國分享,再向華夏市場進軍就確實不地道了。
在1907年5月,經過德國皇室和華夏皇室的代理人商談,兩國皇帝以皇室的名義建立一家合資石油公司——霍亨索倫-韋皇家石油公司。
其中威廉二世向德國的幾家銀行貸款六百萬金馬克(三百萬英鎊),總共投入八百萬金馬克,占據五十五的股份;而華夏則以七成已經勘探明了的石油礦產作為股本,獲得了四十五的股份。
生產技術和銷售都由德國負責,而生產石油和運輸則由華夏提供。
與其說是兩國皇室的商業合資,倒不如是華夏在為委瑞內拉的其他油井和投資的產業上交保護費。
要知道在委瑞內拉在德國的支持下脫離了哥倫比亞,原本和白頭鷹因為巴拿馬而關系不好的哥倫比亞反而獲得了大力的支持。
因為委瑞內拉不僅發現了石油,還是德國插手白頭鷹的自留地前兆。這讓鷹醬十分警惕,迅速將原本打壓哥倫比亞轉變為拉攏和支持。
如果只有華夏一家,以華夏和白頭鷹的關系,以華夏和協約國的關系,肯定會在石油銷售方面被北美的幾家財團進行阻擊,到時候生產的石油無處售賣。
拉德國入伙之后,以德國在歐洲的外交關系,荷蘭、丹麥等國的市場還是可以進入的,德國市場那更是未來可期。
這一紙合作徹底讓委瑞內拉的高層斷了收歸國有的念想,兩個列強聯手瓜分了石油,他們想要反抗都無能為力。
不論是華夏想要通過石油創收還是德國獲得了匱乏的石油資源,雙方都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可謂雙贏。
與聯合石油公司的利益全部歸于德國皇室不同,華夏的收益將會投入到教育之中,皇室能獲得的不到百分之五。
這百分之五還只給皇室的出場費和韋珣制定計劃的個人獎勵,因為這一次委瑞內拉的黑金戰略除了初期韋珣的初稿,其他都是由民政部門負責的。
知曉華夏目前急需外匯儲備的韋珣也沒有什么意見,因為一個坦皮科就足夠皇室的花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