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僅已經本土化的綠教和喇嘛教、佛教受到各種程度的打擊,對于天主教和新教、東正教等西非宗教教徒也進行稅收加征。
皇帝陛下不喜其他宗教而獨鐘道教的消息幾乎是現在全華夏都知道的事情。
在1905年組建的全國宗教協會中,華夏各個道教名門正派都入選其中,即便是鄉村之中有點學識的道士先生也被認可。
一方面極為嚴厲的打壓其他宗教,一方面又極力支持道教,自然讓各流派的道教極為歡喜。
對于皇帝親自下令要求全國道士和法事先生進行道籍管理,對各道教流派分支進行關系梳理,確定道教流派傳承的正統性。
之后皇帝又下令道教對于各家典籍進行管理,確定以道教名篇典籍為主要著作,以道德經為核心的道教體系,并且明確規定了道教為華夏的唯一合法宗教。
宗教問題雖然不大,但實際卻是抵御文化入侵以及信仰侵蝕的最佳手段。
比起信仰什么真主、基督、菩薩佛陀,華夏自古以來的道教是最好的抵御手段。
韋珣對于宗教的思路就是扶持道教,低于其他宗教對于民間信仰的控制和侵蝕,弱化鬼神影響,建立道教新教義。
倡導尊道貴德、重生貴和、見素抱樸、敬畏天地、自然與人和諧共存、清靜無為和慈儉不爭,形成以德行為核心思想的新道教。
甚至于韋珣還親自發文,對天地誕生、對道教義理的肯定,指出道教的根本因該以敬畏天地、培養德行,對敬畏天地、愛護自然等優秀的教義大加贊賞。
按照韋珣的規定,道教各流派都需要納入道籍,然后正規化,形成類似于天主教那樣的精神教派。至于民眾是信正一道還是天師道什么的,韋珣完全不想管。
最好的情況是道教各大流派各個不相服氣,于外排擠其他宗教在華夏的生存空間,于內卻相互拖后腿。
同時對假冒的道士進行極為嚴厲的打擊,要去民間喜喪法事必須要有正規道籍和官方發布證明的人來從事。
上行下效是華夏自古以來的風氣,皇帝喜歡道教、對于媽祖、土地山神之類的也表示只是精神寄托,然后厭惡其他宗教,不論是官員還是士兵,自然也得跟著學。
你不信什么宗教那沒啥事,但是你要是信,那不選道教就是和皇帝作對啊。
自從幾個少林寺和法華寺之類的“得道高僧”在元山**明志,華夏幾十萬僧侶對此極為憤怒,反抗的浪潮是愈發的激烈。
不少人被蠱惑著東渡日本或者向西向南逃往暹羅、印度。
這也是韋珣的手段,派遣人散播謠言,然后處處打壓,暗地里又讓潛伏偽裝的信徒給他們指出一條明路,讓他們到暹羅或者印度追求他們的信仰。
也就是華夏核心地區沒有形成什么根深蒂固的宗教觀念韋珣才敢這么大張旗鼓的搞事情,否則肯定會出大亂子。
只要東北、南方、西南諸省不亂,只要中原安定,華夏帝國想要整治宗教并不困難。
現在民眾對于華夏大部分民眾打壓其他宗教其實并沒有什么抗拒的心思,在他們看來沒有了寺廟佛門,不是還有道教嘛,皇帝老兒喜歡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