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徐樹錚本身就是個驕傲的人,這點小事不至于沒有主意,于是說道:“在胡適家中搜出什么沒有?”
“沒有,都是一些中外書籍,還有一堆報紙,純粹的文人。”
“走吧,見他一面再下決定。”
兩人來到燕京的城南監獄中,見到了戴著燕京正在看書的胡適。
“胡先生,請您來這里,可知道是為什么?”
徐樹錚讓警衛打開方面,走進去和楊宇霆坐在胡適的對面。
胡適瞥了他一眼,放下書問道:“無非就是陛下不愿就此息兵,不少人都在呼吁和平。”
“你可知道這一次日本和沙俄侵攻我華夏,花費了不下三十億華元,算下來四億多兩銀子。日俄兩國可沒有什么錢,這次對我們發動戰爭全靠著英美法三國支持。”徐樹錚說完這句話之后,笑吟吟的看著胡適繼續說道:“我們國家今年的稅收能到十四億就不錯了,國家想要緩過這場戰爭的損失,每個五六年是不行的。”
“你說要是和平了,我們到時候從日俄手中能收獲多少利益?又如何對得起前線死去的將士?”
胡適沒有正面回答徐樹錚的問題,而是說道:“繼續用兵,耗費依舊會增加,到時候翻上一倍也不是沒有可能,那國家的損失就會更大。”
楊宇霆桌子一拍,喝道:“不識好歹的東西!枉你還是個有才華的人,干的是人事?”
指著胡適的鼻子,楊宇霆繼續說:“三年前華夏獲得南洋六省,可移民四千萬人以上,并且讓全華夏的人都能一日兩餐吃個飽飯,你這幾天吃的飯食可都是將士們打下的地盤種下的糧食!”
“華夏可是有四萬萬人!這幾年日子好了,新生的孩子更多。十年后內?五十年后呢?現在戰略上處于優勢不從日本和沙俄身上獲得大片領土,到時候華夏的子子孫孫生存的土地還不是會像滿清一般飽一頓饑一頓?”
“你以為陛下是為了所謂開疆擴土的功績?為了超過南征百越北伐匈奴的秦始皇?你以為我們軍方就喜歡殺入盈野?”
“就像先生之前批判姜登選將軍于西北挑撥西北民亂?批判南洋的蔣百里主持的肅清南洋的工作?沒有他們到時候我等子孫后代何以為立身之地?華夏的人民又從哪里獲得耕種的土地?”
“呵,那不過是你們這幫子酸秀才的言論。”嗤笑一聲,楊宇霆正了正軍帽說道:“陛下不止一次說過,這個風云激蕩列強紛爭的大時代是華夏獲得更大疆域的最好時機,如果不趁此良機奠定華夏的龐大版圖,如華夏這般的人口大國,最后還是要因為領土狹小而民生困頓。”
“舍我輩一世只罵名,換取華夏子孫萬代生存的空間!這才是陛下的追求!”
胡適沒有說話,因為這番話他以往是沒有聽過的,也是他這樣的純粹文人沒有了解到的。
以往他批判這些只是站在道德層面來想批判,但站在國家領袖和軍人的位置上,他的批判確實是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