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夏國防部明文公告,將十月1日鼓吹議和的文人和社會名流進行核查,前后逮捕近五千人,均是收受了英法美日四國的金錢從而鼓吹議和。
隨后全國各省、郡、市、縣的報紙連篇敘述當地被捕人員是如何收了金錢,如何通過鼓吹議和影響國家政略的經過。
十月5日,華夏最高領袖韋珣以華夏皇帝的名義宣布這四千八百五十七人交由華夏各省檢擦院審理,等待最后的結果。
原本還覺得議和的言論很有道理的國民被報紙報道其中的利益關系,列強妄圖通過公吱干涉華夏內部政治的陰謀,頓時讓華夏的民眾恍然大悟。
從建國之后韋珣就極為重視對輿論的管控,尤其是在現在僅有報紙和書本傳播的時代,針對性的對新聞出版和書籍出版制定法律法規,規范出版的報紙和書籍的內容。
這是華夏自建國之后繼清查明末叛國家族后世、清查滿清余孽之后的第三次大規模清洗。
尤其是這一次這些人僅僅是發表一些議和傾向的言論就被逮捕,即便現在沒有開始審理也沒有開始定罪,但卷入這場漩渦之中的人和知道這件事情的人都看出來絕對不會法不責眾,甚至可能會因為某些人的意志而“小題大做”。
在十月15日,經過十天的的審理,面對諸多證據和證詞的情況下,多數人都認罪自己拿了外國人的錢,但拒不承認自己叛國。
沒辦法,叛國的罪名和對親屬的影響太大了,一旦被打上這個罪名,他們的后代除非韋氏統治的華夏帝國在某一日就此失勢,否則永遠都沒有出頭之地。
少部分沒有收金錢只是湊個熱鬧想要博取一些名望的人,也在法庭上認為自己無罪,拒不承認擺在他們面前的證據,并且他們的辯護律師以法律條文中的言論自由來為自己辯護。
不過他們的辯護顯得很蒼白,因為這些“證據”都是徐樹錚和楊宇霆一手命令人安排的,即便在邏輯上不通,但在法庭上依舊將這些人定為叛國罪。
這次叛國案如此快速的審理完全是得益于華夏目前各省逐漸完善的司法機構,取得的效果也是極好。
首先是震懾了某些團伙和勢力,讓其明白哪些人才是這個國家的掌權者;其次是讓華夏的普通民眾和部分有意成為英美法日的公吱的家伙知道什么叫做害怕,只要敢伸手,只要敢參與,即便沒有收錢也會被定罪。
并且在審理定罪之后,作為華夏皇帝的韋珣再次發表公告,聲明這一次戰爭的起因和華夏付出的代價,公開表示這一次戰爭除非日本退出朝鮮半島,沙俄退出哈薩克丘陵-咸海以南,否則戰爭不會停止。
這個條件不論是沙俄還是日本都不可能接受,尤其是華夏公開要求沙俄退出中亞,顯然是要插手中亞的局勢。
不僅是沙俄方面不會同時,在聽聞華夏殘忍對待綠教徒之后,當地的綠教徒也開始從之前事不關己的態度變為支持沙俄。
中亞各族支持沙俄就是為了維持他們的特殊地位,尤其是各個部族的酋長和領袖,紛紛向沙俄政府請戰。
因為華夏一旦進入東亞,屆時他們就會徹底和優渥的生活遠離。即便是普通的綠教徒在知道華夏一直對他們信仰的宗教采取高強度的壓迫之后,也認為必須要發動圣戰才能阻止華夏對中亞地區的“貪念”。
(胡適是個很復雜的人,書中的罪名不代表作者對此人的立場,僅代表主角因為政治影響和對事件的處理使用的手段,畢竟政治伴隨的是骯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