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指揮部給出的情報,通古斯基城內俄軍八個師。
在之前阻擊華夏統一的戰爭中,沙俄軍隊總結了自身的不足進行了陸軍改革。
從原本一個步兵師擁有四個步兵團,團轄三個營,營轄五個連,每個步兵營大概500到680人。
在改革之后雖然每個步兵營的數量不變,卻增加了旅這個次于師的編制,每個師以兩個團編為兩個旅。同時每個旅配屬兩個工兵營、一個醫護連、兩個炮兵連(八門制炮兵連)等單位。
在戰時,每個師會加派一個旅的炮兵部隊加入編制增強火力。
可以說沙俄軍隊的改編主要是在炮兵上,每個步兵師兩個步兵旅加起來七千人到八千人,加上六個炮兵連組成的炮兵旅,共計一萬人到一萬三千人左右,每個師擁有榴彈炮64門,擁有加農炮16門。
理論上通古斯城內擁有榴彈炮512門,加農炮128門,但根據雙方一個多月的炮擊烈度來看,沙俄的火炮數量估計要打一個折扣,加起來估計能有四百門就不錯了。
沙俄的軍官再貪也肯定是不敢貪這些火炮的,原因應該是在糟糕的后勤問題上。
而鄧仲元手上擁有的部隊是四個步兵軍和兩個山地師,一個重炮師和一個騎兵師,還有兩個軍在興安省和遼寧省組建之中。
按照華夏陸軍的編制,速射火炮團擁有火炮在36門,分成12門火炮的大編制炮兵連;榴彈炮團則擁有105毫米口徑榴彈炮26門,155毫米口徑榴彈炮12門。
四個軍的各師火炮加起來,共計432門速射火炮,102門105毫米口徑榴彈炮,48門155毫米口徑榴彈炮。
而華夏的重炮師轄兩個中毫米口徑的榴彈炮團,每團擁有36門155毫米榴彈炮;大口徑榴彈炮團一個,每個團擁有24門203毫米口徑榴彈炮。
現在432門75毫米速射火炮,102門105毫米榴彈炮,120門155毫米榴彈炮在城西布置了六個陣地。
203毫米口徑重炮因為實在難以運輸,因為運力問題現在只能將其放在庫蘇古爾湖畔。
表面上華夏和沙俄的火炮數量差距不大,然而實際情況卻是沙俄擁有的火炮大多是105毫米口徑以下的,大部分都只有75毫米口徑。
如果算上沙俄糟糕的補給和現在被包圍在通古斯基城,俄軍的火炮戰斗力在接下來還能擁有多大的用處要打個問號。
尤其是在十月下旬之后,沙俄不再和復興軍進行炮戰,不用想都知道所存留的炮彈不多了。
擁有火炮優勢,對付的又是訓練度不高的沙俄軍隊,李麟根據自己并不豐富的戰爭經驗覺得自己應該可以帶著手中的這個營和友軍占領通古斯基城外的幾個小高地和幾道陣線。
尤其是隨著李麟這一批主要是補充的預備役一起到來的還有一批小口徑火炮。這批火炮的口徑只有50毫米,數量也不到60門,被臨時組建成三個炮兵連。
不過炮兵連并不是戰斗時候的編制。因為主要的攻擊對象是俄軍的暗堡、碉堡、街壘等堅固的防御工事,基本上都是以一到兩門火炮作為小組前移抵近射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