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他端好吃的之后,員工說道:“那邊是專門放碗筷的地方,不用洗,到時候我們會有專人來收拾回去。碗筷也別擔心,雖然用的人多,但按照最新的防疫規定,我們都用水煮了半小時的。”
漢子知道他說的最新的防疫規定是個什么意思。隨著華夏建國七年,向公共衛生方面也開始重視起來。
伍連德、顏福慶這樣的西醫,袁樹珊這樣的中醫,都被組織起來制定各種疾病的防治。甚至第一版本的《全國衛生手冊》已經出版了兩年多。
這本小冊子只有八十多頁,每個村都發了兩三本。像是什么感冒發燒,孕婦妊娠,外傷風濕這些,都有簡單的處理方法,只要識字基本都知道怎么做。基本上只要是常見的疾病,都有一些簡單廉價的治療方法。
像鼠疫這樣的傳染病,則需要強調公共衛生了。像火車站這樣的人流密集場所,使用的餐具都要求最少在沸水中煮上半小時,然后在高溫蒸爐中蒸半小時。
“好勒,您忙您的。”
漢子說了之后,不好意思的看向李利。
李利知道他要吃飯,于是說道:“老哥你吃,我去巡邏了。”
漢子尷尬的笑了笑:“我叫陳老九,是鄂省荊門的,謝謝李警官了。”
等陳老九坐下,小心翼翼的把半碗湯菜放好,旁邊的一個小年輕問道:“老哥是荊門的啊,我是宜昌的。”
“宜昌啊,我見過不少宜昌人。你宜昌哪里的?”陳老九扒拉了一口飯。
“宜昌郡姊歸縣的,我們宜昌地少人多,不少人都移民到東北,正常正常。”
說完之后,小年輕拍拍肚皮,贊道:“我阿翁總說我趕上了好時侯,我也是那么覺得的,這飯菜做得和我阿母做的差了不少但味道不錯,分量也足。”
陳老九疑惑的問道:“你會鄂省也是省親掃墓?你這個年紀不都該是在讀書或者入伍參軍了嗎?”
“老哥,這你就不知道了吧。小弟我是教師,我大哥二哥都是預備役,不過目前還在綏遠的武裝部,沒到前線。”
“教師是不用參軍的,現在年關放假,我阿母身體不好,我阿翁照顧她,大哥二哥又要參加預備役的一些任務,只有我有時間。”
陳老九一聽,這小伙子居然是教師,頓時敬佩的說道:“做教師好,教書育人。”
“嗯嗯,我也是那么覺得的,本來我也是打算從軍的,但鄉里的干部說我身體不好,加上兩個哥哥都入伍了,于是沒被選上。”
“后來鄉里成立小學,我就去報名,雖然我菜讀了兩年初中,但還是報名考上了。考上之后進師范學了一年多,這才拿到了教師資格證。”
“那確實不容易,我家兩個小子現在也讀小學,成績都不行,學校叫我去了好幾次,都是打架斗毆,老弟你是教師,有啥子辦法管管他們不。”
陳老九聽到是教師,頓時飯也不吃了,神情期盼的看向他。
“我教的是數學,沒有當過班主任。”年輕小伙先解釋了一下,然后才說道:“我也見過不少孩子,小學玩心比較大,所以沒有多少心思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