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英法美日俄還有什么荷蘭葡萄牙譴責?我華夏也譴責你們侵占他國領土建立殖民地就是了,反正大家都不干凈,裝什么圣人。
還有允諾不支持西北聯軍?鬼才信他們。
不管是出于利益還是阻礙華夏的統一,他們明里不支持暗地里支持就是了。
最后就是啥好處都不給,華夏這次花費那么多軍費,讓華夏只獲得一個東卡地區西部?怎么可能!
韋珣和總參謀部、國防部、工業部的人商議一番認為,憑借華夏當前的工業實力,面對整個協約國的圍攻,哪怕是無力進攻也完全可以憑借兵力將戰爭杜絕在沿海地區。
而且有著同盟國的存在,即便現在同盟國絕對會隔岸觀火坐視華夏和協約國陷入苦戰,但德皇、意呆利國王以及奧匈皇帝都不是易與的主。
現在不讓華夏加入同盟國,他們不參戰不搞事情是想讓協約國投入大量的人力和物資,讓華夏消耗他們的實力和潛力,等華夏和他們打得精疲力竭,再出手奪取勝利果實。
但英法也不是傻子,怎么會不知道同盟國打的主意?國家之間是講究國家利益的,比起日俄的損失,英法兩國更擔心他們本土的安全,更擔心付出的代價。
所以會議上全票贊同韋珣的論斷,即“協約國中的英法兩國絕對不敢在同盟國坐收勝利果實的時候出兵干涉華夏的日俄兩國的戰爭,即便口頭上參戰,實際參戰的軍隊和海軍也不會太多,最大的可能是貸款武裝日本和沙俄,提供大量的物資。但英法美三國已經在做這個事情了,干系并不大,只是會增強日俄的戰爭潛力讓戰爭的時間和華夏的代價更大而已。”
英法想要參戰就參戰,想要援助就援助,我華夏不怕。
現在華夏外交部一副要鯨吞遠東和北朝鮮,完全就是有恃無恐。
因為華夏已經有這個實力和他們說不,即便出現最壞的情況,華夏也能承受其中的損失。
而這個損失,是整個南洋六省和外東北五省從版圖上消失。
但協約國需要付出的代價也將極為恐怖,整個協約國沒有三百億英鎊的戰爭經費,沒有六百萬以上的陸軍,根本沒法擊敗華夏。
但英法會承受這個代價嘛?開玩笑,真要這么打起來,英法的財政債務最少要還上二三十年。
大家都不是傻子,為了沙俄地廣人稀的遠東,為了日本在北朝鮮的殖民地,付出那么大的代價還有可能讓同盟國成為最后的贏家,顯然不可能。
沙俄別說損失遠東地區,即便損失烏拉爾山脈以東,依舊是沙俄;日本損失北朝鮮殖民地,日本還是日本。
英法付出那么大的代價,他們卻不一定是現在世界第一和第二的大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