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他知道區區一百萬英鎊比起遠東貪弊的金額只是不到百分之一,但他還是忍了。
沒辦法,遠東向莫斯科發送信息的電報都被軍官階層控制,他只要敢向莫斯科傳遞這方面的消息,第二天說不定就有一發“復興軍”的炮彈飛過來將其炸死。
而就在這幾天伊爾庫茨克高層出現大變動的時候,郭松齡拿下了安加爾斯克。
這些事情他不知道,但并不影響他對于北方戰事的下一步布置。
俄軍增援的部隊出乎意料的弱,這讓郭松齡很快改變了作戰計劃。
他先是將吳佩孚兵團調集到補給線維持后勤,然后分兵在烏索利耶和安加爾斯克構筑防御工事。
東岸的俄軍潰退之后重新集結他也沒有集結部隊清剿的意思。
先重創沙俄從歐洲調集來的看似龐大實則沒有戰斗力的援軍,然后對伊爾庫茨克發起總攻。
定好戰略之后,大量的榴彈炮集結在伊爾庫茨克城外八公里。
隨后鄧仲元兵團向伊爾庫茨克外圍發起進攻,跨過河岸的三十軍陳嘉佑部和二十九軍范石生也向伊爾庫茨克東岸的外圍陣地進攻。
不過進攻在東岸的進攻僅持續了一天,俄軍徘徊在安加爾斯克對岸的十六萬人和四個師的哥薩克騎兵聚集起來,牽制了進攻的力量。
城東只是龜縮防御的俄軍迅速借機將原本丟失了不少陣地奪回,甚至隱隱有夾擊的態勢。
“總司令部急電,要我兵團盡快在伊爾庫茨克取得戰果,給城內施加壓力。”
守在通訊室的鄧仲元和夏威聽到通訊員念出的電文,急忙走過去。
原來,華夏在歐洲的情報部門給燕京傳遞了最新的情報。
沙俄在安加爾斯克丟失之后,加快了對援軍的組建工作,英法也將精力重新放回遠東,死盯著同盟國。
孤立無援的伊爾庫茨克必須要救,否則一旦伊爾庫茨克的部隊被全殲,到時候從瀚海到亞爾斯克的鐵路沿線大小城鎮都會被復興軍輕易占領。
一旦這些地方丟失,即便復興沒有多余的兵力占領其他地方的城鎮,但沒有工業,沒有敵后作戰,沒有組織的平民和殘兵敗將根本沒法給華夏造成太大的麻煩。
伊爾庫茨克在,那么遠東就還在沙俄的版圖上。
而深入西北偵察的小股部隊也匯報在圖倫已經開始集結俄軍,很有可能會將圖倫作為反攻的基地。
鄧仲元和夏威哪能不知道郭松齡的意圖,給伊爾庫茨克施加壓力,沙俄從歐洲的火車必然會以兵力運送為優先,除了必要的武器裝備,彈藥之類的肯定不會太多。
等到沙俄聚集大量的兵力,一舉將其援軍擊潰,然后伊爾庫茨克的抵抗意志絕對會大受打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