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閣、民政各部門、總參謀部以及國防部都知道韋珣在確定北方戰局穩定之后到元山是為什么,所以很少有人回來打擾。
倒是陳秋怡最近對他頗有怨言,這也是沒辦法。一頭牛再怎么辛苦,每天能耕耘的土地就那么多,韋珣也只能好生的安撫。
結果就苦了韋開,越來越調皮的臭小子最近被他母后嚴厲的教導弄得鬧了不少情緒。
不過就在韋珣在元山享受齊人之福的時候,皇室的資產卻鬧出了個大新聞。
負責皇室資產管理的蕭仲昌著急忙慌的跑到元山和韋珣匯報,皇室在歐洲、美洲的投資遭到阻擊。
這幾年皇室手里有了不少錢,本著能賺外國人的錢就多給國內企業留一點利潤的想法,韋珣就讓皇室偏移投資重心,放在了國外。
最先出事的是在北美,皇室投資在幕后操縱的兩個告辭代理人被收買,透露華夏皇室在北美白頭鷹國內的幾個公司。
白頭鷹國內的資本家本來就對韋珣一直對他們實施嚴格且高額的關稅恨之入骨,聽到韋珣居然在北美投資了幾個公司,很快就慫恿一幫白人去打砸搶。
根據蕭仲昌的匯報,皇室在北美的公司被打砸之后,歐洲的幾個有華資背景實則就是華夏皇室資本的公司也遇到各種麻煩。
尤其是北美,華夏投資的汽車公司兩個廠房直接被一把火燒了個干凈。
略微一想,韋珣就知道這是協約國和白頭鷹給華夏的警告,想要通過這樣的辦法逼迫華夏退讓。
畢竟在他們眼里,華夏的皇室是皇室,華夏是華夏,完全是把韋珣當作那個為了修園子過生日克扣北洋水師軍餉戰費的玩意了。
但韋珣又豈會是那種短視,將私有財產看得比國家利益還重的人?何況他是華夏皇帝,理論上整個華夏所有的東西只要他想要,都是他的。
“通過北美和歐洲的法律途徑,慢慢跟他們耗著,國內這邊朕會讓商業部、海關、海警施加壓力。”
吩咐完了之后,韋珣開始思索如何才能反制協約國和白頭鷹。
托后世貿易戰的見聞,韋珣很快就找到了方法。
華夏在英美法的主要出口產品是生絲、瓷器、茶葉,工業產品幾乎沒有。
雙方在貿易上開戰,對于工業貿易主要是中立國家和同盟國的華夏根本沒有太大的影響。
隨著韋珣的示意,華夏海關,沿海海警開始以嚴打違禁物品的名義對英法美的商品嚴查,商務部門開始對在華銷售的商品以食品安全、使用安全、質量等理由大規模清查。
這一查還真的發現了不少事情,不僅是西藥的藥物質量出問題,從印度、東南亞銷售的加工食品也有防腐劑過重的問題,就連香煙、香水、工業原料也被大量舉報和其國內銷售不符,很多商品以次充好。
韋珣見到問題那么多,也不打算再藏著掖著,直接讓人暗示國內的民營企業對進口輕工業制品發起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