費城,訓練球館。
秦昊正在訓練,依然是三分球的訓練,只見籃球從他指尖飛出,最后總會落入籃網當中,仿佛他一出手,你就會自然地聯想到籃球洞穿籃網,空心命中的畫面。
“嘖嘖,感覺秦越來越準了。”
“嗯,我也這么覺得。”
巴特勒和小卡在交流,斯內克在旁邊翻了個白眼,心說你們這不是廢話嗎,這段時間秦可是場均三分出手十幾次,還能保持接近百分之四十的命中率,傻子都知道這意味著什么。
nba歷史上,有過這樣的事情嗎?
沒有。
這段時間秦昊的瘋狂表演震撼了所有人,甚至掀起了一股三分風潮,讓很多人忽然意識到,原來靠三分球也能這么猛,只要投的足夠多,進的足夠多,一場比賽砍下30分不是難事。
一開始還只是在球迷中間,很多野球場上人們都在討論秦昊,討論他這段時間的表現,討論他瘋狂的三分表演。
然后你就會發現,在打球的時候,很多人開始學秦昊,投起了三分球——當然,命中率就不敢保證了。
且這種類似的情況越來越多,似乎有人傳人的跡象。
而在nba等職業賽場上倒是還好,畢竟都是職業球員,都有自己的一套觀念,不會輕易被改變。
不過金州勇士隊是個例外。
人們發現,最近一段時間勇士隊的三分球投的也越來越多,尤其是庫里和克萊兩個人。
庫里場均三分出手數達到了8.5次,克萊場均三分出手也達到了6.8次,雖然比起秦昊場均十幾次三分出手還是少很多,但同一個球隊,兩個球員場均三分出手加一起超過了15次,也很驚人了。
并且,勇士隊的三分命中率還很不錯,庫里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百分之四十一,克萊的三分命中率達到了百分之三十九,相對于他們的出手次數來說,已經是不錯的成績了。
畢竟,出手次數越多,往往也意味著平均命中率越低。
這是一個籃球規律。
如果不是這樣,那么一個場均命中率百分之四十幾的球員,一場比賽扔個三四十個球,豈不是隨隨便便就能轟下五六十分?
可你看看,哪怕是nba的比賽,一場比賽轟下五六十分也并不是常有的事情。
哪怕是秦昊,隨著他三分出手次數的增加,命中率也在下降,之前一直都在百分之四十五左右,最近這段時間已經降到了百分之三十九,跌下了百分之四十的分界線。
當然,對秦昊來說,所謂的命中率沒有意義,甚至一場比賽砍下多少分也沒多大意思,他要的只有兩點——一個是贏得比賽,一個是自身的提升,追求下一次的蛻變。
“唰唰......”
一次次清脆的聲響,籃球一次次洞穿籃網,直到兩百個三分球結束,秦昊才停了下來。
巴特勒贊道:“秦,你現在的三分球真是太恐怖了,太準了。”
秦昊搖頭:“不,這還不夠。”
就這都還不夠?
那要怎樣才夠,你要是再牛逼一點,上帝都要哭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