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卡是被巴克利選中,成為巴克利隊的一員。
而巴克利隊除了小卡之外,還包括安東尼-戴維斯(黃蜂)、肯尼斯-法里德(掘金)、布拉德利-比爾(奇才)、里基-盧比奧(森林狼)、特里斯坦-湯普森(騎士)、尼古拉-武切維奇(尼克斯)、布蘭德-奈特(活塞)、以賽亞-托馬斯(國王)、阿歷克謝-舍維德(森林狼)。
奧尼爾隊十名球員則分別是達米安-利拉德(開拓者)、凱里-歐文(騎士)、安德魯-尼科爾森(魔術)、克萊-湯普森(勇士)、哈里森-巴恩斯(勇士)、錢德勒-帕森斯(火箭)、迪昂-韋特斯(騎士)、邁克爾-基德-吉爾克里斯特(山貓)、泰勒-澤勒(騎士)、肯巴-沃克(山貓)。
其中奧尼爾隊的安德魯-尼克爾森是頂替活塞隊球員德拉蒙德的位置,德拉蒙德因傷缺席了這場比賽。
雙方首發球員已經來到場上。
先是跳球,負責跳球的是TT(特里斯坦-湯普森)和澤勒,TT先碰到籃球,把球拍到后場,盧比奧控制住籃球,巴克利隊開始發動進攻。
今天巴克利隊的首發五人分別是TT、戴維斯、小卡、奈特、盧比奧。
而奧尼爾隊的首發則是澤勒、帕森斯、歐文、利拉德、沃克。
事實上,不論從雙方教練的選人,還是此時的首發陣容,都可以看出雙方的理念不同。
作為nba歷史級別的中鋒,奧尼爾選擇的卻大多是后衛球員,歐文、利拉德、沃克、克萊、維特斯,一共十個球員,后衛就占據了5個席位,反倒是內線球員很少,就澤勒和尼克爾森。
從陣容就不難看出,奧尼爾隊明顯比較偏重外線。
反觀巴克利隊這邊,則明顯要均衡一些,內線有TT、戴維斯、武切維奇、法里德,鋒線有小卡,后衛有奈特、盧比奧、比爾、小托馬斯等。
陣容的不同,也決定了雙方的比賽方式會不一樣,盧比奧把球推進到前場之后沒著急進攻,先慢了下來,打陣地戰,先是把球傳給了小卡,然后沖內線指了指,小卡會意,把球給到了TT手上。
和TT對位的是澤勒,他身高沒問題,足有213公分,但是身材太單薄了,剛好被TT這種類型的內線克制。
只見TT拿球之后往后推了兩步,把澤勒頂的節節后退,隨后TT一個半轉身,從背筐變成面框,順勢就是一個雙手爆扣。
“哐!”
一聲炸響,引得觀眾席歡呼如雷。
其實新秀賽和全明星正賽差不多,雖說要比名人賽認真,但還是帶著“表演”性質,一般球員們都不會太認真,至少一開始不會太認真。
“看來奧尼爾隊內線要倒霉了。”巴特勒嘿嘿笑道,頗有點幸災樂禍的意味,雖說克萊在奧尼爾隊,但他還是支持巴克利隊。
“內線是比較吃虧,不過奧尼爾隊外線是有優勢的。”秦昊搖搖頭,不置可否。
雙方的陣容差異很明顯,巴克利隊內線優勢明顯,奧尼爾隊外線優勢明顯,至于孰強孰弱,誰能占據上風,就要看他們打的在呢么樣了。
......
場上。
奧尼爾隊進攻,歐文在后場拿球推進,到了前場之后看了一眼面前的奈特,猛然一個變向加速,奈特心頭一跳,連忙移動,但已經來不及了,被歐文一步就給過掉,只能看著他沖進內線,一個拉桿上籃命中。
“看來今天歐文的進攻欲望很強啊,都不傳球,直接就是單打,這是沖著mvp去了?”
“估計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