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階段“導師盲選”的新意在于:在最初的學員選拔階段,明星導師背對學員,僅選擇聲音,不受其他任何因素的干擾。如有導師在學員演唱時按下選擇按鈕,則標志著學員被該位導師納入旗下。
這一環節在考驗學員唱功的同時,更是多位明星導師決判力的大比拼,當有多位導師同時選擇同一學員時,選擇權便握在了學員自己手中,此時導師間的“你爭我奪”將是非常有趣的看點。
當然,即便在這一階段沒有被導師選中也完全不用著急,學員可以繼續在訓練營繼續接受培訓,等待下一次機遇。
第二階段則是“導師抉擇”,在四位明星導師選出自己的門下弟子后,將會專門培訓所有學員的音樂才藝,最終,四位明星導師旗下的弟子將會同臺演出,誰能成為優秀學員,就得看在導師門下學習的時間里,誰的潛力能夠得到充分的挖掘。
節目第三階段的“導師對戰”,就是對四位明星導師“教學能力”的一次考驗,經過相同時間的培訓,誰的學生發揮得更好,也得在舞臺上見分曉。
至于第四階段的年度盛典,則會成為《中國好聲音》節目所有導師和學員的一次大型演唱會,在這場盛典中,這一季明星導師培養出來的學生,將會首次面對大舞臺演出的考驗,他們的音樂才華,也將接受所有觀眾的共同檢驗。
第一期播出后,最激動的不是第一次接觸到這種類型的觀眾,反而是依然活躍在樂壇的很多歌手,消聲很久的滿文君,在自己的博客上,第一時間就小小的抒情了一番。
“國內目前唯一一檔算是上乘之作的歌唱類選秀節目,各種優點就不說了,其中背對選手僅憑唱功做取舍這點非常贊!我倒是想批一下那些說評委做作的人:哪兒做作了!真心愛音樂、真心欣賞別人唱功的人都是這樣子的,會言辭激動,會舉止夸張。難道你聽搖滾不打拍么?你若真心癡愛音樂,就會理解這些音樂人的贊許和激動。”
四大評委在第一期,就表現了各自的特色,
劉寰:中國需要這樣的...
那迎:好聽!
哈林:非常有張力!
楊昆:我也是這樣過來的...
《中國好聲音》一炮而紅!首期的收視率達到了驚人的2.2%,超過了同一時期的快樂大本營,這也是《中國好聲音》霸屏之路的開啟之日!
自從2008年8月2日開播以來,《中國好聲音》的收視率就一路飄紅,8月16日,僅僅播出第三期節目后的電視收視率已經飆升到3.1%?而同期大本營的收視率直接跌破了2%。
節目冠名權?在第二期播出后,沒能逃脫歷史的軌跡?依然被加多寶以8000萬的價格拿下了;
比原版高了2000萬?這是因為,如今的加多寶不再是看著策劃書?賭博式的投資,這一次?他們有足夠的底氣參與進來!
加多寶的王總向中國經濟時報記者表示?《中國好聲音》重點突出的是“正宗好聲音”,以“正宗好涼茶”為宣傳口號的加多寶正是看重了這一點。
由于《中國好聲音》的播出正值涼茶銷售旺季,借助《中國好聲音》的熱點效應,加多寶有信心提前完成全年的銷售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