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人修行,有若那魚鉤垂釣,半日未必能有一尾上鉤;天資非凡者修行,卻好比大網海捕,其中差距,不可以道里計。
感知越高,越能估摸清楚自己身體狀態,越能從體內種種跡象、變化中捕捉到那一縷氣息的存在。
呼吸、五感、血液流動、心跳脈搏、神經的觸動、甚至人體本身與外界物質的交換,能量的反應,千頭萬緒,一團亂麻。
心思不夠通透,感知不夠敏銳者,要想從這紛亂嘈雜的肉身信號中理清個脈絡,察覺到本就潛藏的氣感,甚至還要催動自己的身體使其萌發壯大,那真個是:難,難,難!
彼時清晨日出,天下大白,卻愣是沒能照透當時張元心中的迷霧,坐擁顯露成形的氣脈,卻依舊感受不到體內氣的形成,又何談操控。
直至此刻,只差一步便達到普通人感知極限的他如同霧散而花現,真真把握到了那一絲靈機,三日的修煉,雖遠不能說如臂指使,運轉如意,可催動氣脈運轉成長卻是不出問題。
終是入得門墻。
可惜,世上的便宜哪能讓一個人給占盡了。
氣道入門固然是奠定根基的重要一步,可正如身強體壯只不過是成為一名合格的戰士的優越起點,其后十八般技藝的錘煉才是漫漫長路,氣之道的修行也非旦夕之功。
然而,比起戰士那直觀可見的步伐、招式、劍術等技巧專長,武僧一脈對于氣道修行靠的卻是參悟靜思這種相當本我唯心的法門。
修煉氣脈那是基本功,各宗派間大同小異,可輪到進階修行,那可就有說法,不同宗派間產生能力、風格上的差異,也是來自于此。
日魂宗觀想自身不滅光輝,修持光明、熾熱之道,所出能力也自是不出其右,譬如借助真氣達到類似日光箭、陽炎爆的效果。
這些特有能力張元倒不是非常在乎,身為法師,他有那磨練武僧技藝的功夫,早就晉升觸摸更高層魔網,何必舍近求遠搞個模仿秀?
只是既然有這么個機會,武僧的種種特異能力卻是令他生出了染指之念。
免疫毒素、免疫疾病、免疫衰老、高魔抗、高豁免、無甲防御。
這一系列能力對于體質非凡,卻苦于不能著甲只能當頭大血牛的張元來說不啻于如虎添翼。
世事難預料啊!
過了氣道修煉這關的張某人卻被靜思悟道給難住了。
本以為身為法師早已習慣冥思的自己,即便不能移花接木,來個觸類旁通總不是難事。
結果好了。
上手之后才發覺這根本就兩個概念,法師的冥思,重在思這個字上,精神靈性與魔網接觸溝通,緩慢汲取其蘊含的純粹能量和奧術知識,外表看似寧靜,腦子里卻是運轉不停。
但武僧或者說氣之道的靜思則是另一回事,求得是一個靜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