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是負責掩護的秦軍楊亢所部倒霉,成功將朱雞石的主力誘離了阻擊陣地后,潛伏在東北面的穎川秦軍乘機沖過朱雞石的后軍攔截,殺入昆陽城內增援,朱雞石發現上當趕緊回來增援,已經成功完成了掩護任務的楊亢卻不肯罷休,一是想要盡量替友軍分擔壓力,二是也有一些貪功,竟然帶著秦軍再次掉頭殺回,攻打朱雞石的背后。
如此一來,可憐的楊亢軍自然是倒了大霉,先是陷入了與朱雞石所部的混戰,沒有辦法迅速撤出戰場,然后鐘離昧和龍且又氣勢洶洶的直接殺來,接著沒能攔住穎川秦軍進城的朱雞石也紅著眼睛掉頭報仇,三支軍隊聯手,把楊亢所部殺得大敗,楊亢見情況不妙,只能是趕緊帶著軍隊往來路逃命,龍且和鐘離昧等將則謹記項康的叮囑,堅決追殺到底,硬是從昆陽城郊直接追殺到了二十多里的秦軍營地。而更糟糕的是,機動力強大的少帥軍騎兵還已經搶先趕到了秦軍營地的附近,從側翼沖擊秦軍敗兵,逼著秦軍敗兵潰逃回營。
如果秦軍敗兵上當,亂糟糟的直接逃進自軍營地,少帥軍將士確實有希望為尾隨著秦軍敗兵直接殺進秦軍營地,粉碎秦軍老將楊熊的堅守希望。可惜少帥軍上下卻再一次低估了三川秦軍的大局觀和戰斗意志,發現了少帥軍的意圖后,楊熊親手提拔的楊亢一咬牙一橫心,竟然選擇了不回營地,帶著秦軍敗兵直接逃向北面的紫云山山區,寧可讓自己的直屬軍隊傷亡慘重,也不愿連累三川秦軍主力。
楊亢所部的選擇讓少帥軍上下措手不及,雖然步騎配合前堵后追,把秦軍殺得尸橫遍野,卻還是沒能把秦軍敗兵逼回營地,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潰散的秦軍敗兵在黎明的曙光中紛紛逃入山高林密的紫云山區,縱然將楊亢所部殺得七零八落,幾近覆滅,卻始終沒能全殲敵軍,還有乘機殺進秦軍營地。
消息報告到項康的面前,項康無可奈何,只能是派遣周叔領兵北上接應龍且和鐘離昧等人,周叔也乘著這個機會,到現場勘探了一番秦軍營地的情況,可是沒辦法,經驗豐富的秦軍老將楊熊依然是把營地修筑得固若金湯,營地的選擇位置又是位居高地,易守難攻,即便是少帥軍主力出動,也不敢說有把握一定能夠攻破秦營。
同一天,南下去葉縣探察敵情的斥候也送來消息,證實了南陽秦軍已經在葉縣部署了重兵守衛的猜測,而更讓項康吃驚的是,南陽郡守呂齮率領了駐扎在葉縣的秦軍,兵力竟然達到了三萬余人,在兵力方面已經和少帥軍相差不大,而如果加上北面的三川秦軍,還有昆陽城里的穎川秦軍,少帥軍的兵力便處于了絕對下風。
吃驚過后還有疑惑,看了看南陽的地圖后,項康很是奇怪的問道:“南陽地廣人稀,按理來說軍隊應該不多才對,呂齮不過一個郡守,怎么可能組織起數量多達三萬的郡兵迎戰我們?”
“應該有兩個可能。”周叔分析道:“一是南陽之前受戰亂影響不大,人口沒有遭到太多損失,有充足的兵員可用,二是南陽是暴秦的東南門戶,位置重要,暴秦朝廷有可能從關中抽調軍隊增援南陽,所以南陽的暴秦軍隊才這么數量眾多。”
項康無語,也這才知道劉老三在歷史上乘虛殺入關中,絕對不象史書記載那么寥寥幾筆那么簡單輕松,同樣是經歷無數苦戰和惡戰才獲得了最終的勝利。半晌后,項康才又說道:“開個會吧,把現在的情況告訴給大家,商量一下接下來該怎么辦。”
當天下午,少帥軍的重要文武齊聚帥帳,韓成、張良和韓信等人也應邀而來,一起參與項康親自主持召開的軍事會議,項康則先是把目前掌握到的情況當眾公布,然后又讓少帥軍文武暢所欲言,討論下一步的作戰計劃。
頗讓項康欣慰,雖說眼下的局勢不是很好,少帥軍已經被秦軍前后夾擊,旁邊的昆陽小城也很難迅速南下,但少帥軍文武的情緒卻并沒有為之低落,相反還紛紛主張主動發起進攻,乘著三川秦軍與南陽秦軍相距比較遙遠的機會,把秦軍各個擊破,重新扭轉現在的被動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