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門守將劉間的突然叛變,不但徹底粉碎了趙軍頑抗的最后希望,也讓張耳、甘公等人和趙軍隊伍徹底變成了甕中之鱉,北門失守,東門也被漢軍控制,西南兩門又被趙軍自行堵死,短時間內絕無可能重新疏通,徹底走投無路之下,絕望到了極點的趙軍士卒只能是紛紛放下武器投降,再加上項康審時度勢,立即命令漢軍將士高喊投降不殺的口號,趙軍士卒自然是投降得更快更多,漢軍將士乘機加緊動作,很快就疏通了趙軍倉促堵塞的內門甬道,從內部直接打開內門,甕城里漢軍將士洶涌入城,徹底奠定勝勢。
在高地上看到這樣的情況,徹底絕望的齊楚軍隊當然也徹底打消了再次出兵救援的念頭,不得不提前著手準備下一步的守營大戰,巨鹿城里的趙軍主帥甘公卻不肯死心,帶著還能約束的軍隊匆匆保護上了張耳之后,一度嘗試從北門突圍出城,可是沒辦法,漢軍早已守住了巨鹿北門,趙軍幾次沖擊都被殺退,死活沖不出去的同時,甘公和張耳等人身邊的士卒還越來越少。
最后實在是束手無策了,張耳也只好倉促下定決心,嚎啕大哭著向甘公等人吩咐道:“快,把我綁了,把我押去獻給項康,只有這樣,你們才有活命的希望!”
“恩相,末將等誓死不做此等不義之事!”甘公等人大哭答道。
“這不是不義!”張耳跺腳大哭,嚎啕道:“我也不止是為了讓你們活命,我還是為了我的兒子!現在只有趕緊向項康投降,他才有可能饒我兒子一命!我如果和你們頑抗到底,項康肯定就不會饒過我的兒子了!”
是夜二更,命令部下把自己捆綁之后,把持趙國大權多年的趙相張耳,終于還是哭哭啼啼的來到了項康的面前伏地投降,還一見面就表示自己罪該萬死,愿意接受項康的任何處罰,只求項康念在上天有好生之德的份上,饒他兒子張敖一命。項康卻回答得輕描淡寫,道:“放心,本王從來就不是濫殺之人,既然你能在最后關頭知道悔改,本王當然不會殺你兒子,還會給你也留一命。”
末了,因為陳平的舉薦之故,項康還當場任命張耳的幕僚長魏無知為漢軍的宗正丞,以此收買至今還在極為懷念信陵君的魏地人心,也順便安撫趙國投降文武,方便漢軍下一步招降奪取其他的趙國土地城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