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慈烺把自己南鎮撫司的成功經驗都寫下來,然后抱著一大摞改革成果和報課程稿就跑去見崇禎了。
崇禎看完朱慈烺的方略打量了一眼朱慈烺:“所以,你是想讓北鎮撫司也改成南鎮撫司一樣?”
朱慈烺點點頭:“現在流寇肆虐,錦衣衛雖然也有貢獻,但是因為他們沒有方略,不成體系,哪里有流寇他們就跟到哪里,又加上文官武將對于廠衛的不信任,導致報傳遞不及時,溝通不暢通等一系列的問題,所以兒臣覺得,錦衣衛應該加強對流寇消息的掌控。”
崇禎沒有立刻表態,還在那里思考,朱慈烺繼續道:“至于西南地區,錦衣衛更需要密切關注,當地土司經常鬧事,因為山高林密每次動亂朝廷都需要花大力氣才能平定。”
奢安之亂,直到崇禎二年才平地,明朝軍隊徹底掃平了叛。但是這場戰爭歷經了8年,明軍用了10多萬兵馬,耗費了幾百萬兩白銀才平定了此次叛亂,可謂元氣大傷。
正應為北有建奴之禍,南有奢安之亂所以大明才瘋狂加稅導致流寇肆虐,也是因為奢安之亂牽扯了大明的精力建奴才能趁機做大。
結束了奢安之亂之后滇南阿迷州土司普名聲在從征“奢安之亂”后,實力大增,于崇禎四年發動叛亂。崇禎五年普名聲死后,其妻萬氏仍領其眾,繼續為亂滇南,直到現在還在蹦跶。
所以崇禎對于西南土司不怎么感冒,若不是秦良玉要坐鎮四川防止流寇流竄到府之國,崇禎早就命令秦良玉收拾這個家伙了。
所以朱慈烺一提出防止西南土司作亂,崇禎也覺得很有必要。要是朝廷對于多加關注稍有動亂苗頭立刻掐滅,總不至于再生出大動亂來。
不過崇禎對于朱慈烺突然插手錦衣衛北鎮撫司的改革問題還是很奇怪,這不是在訓練京營么?怎么又弄錦衣衛了?
崇禎裝作不經意的問道:“京營的事怎么樣了?人員招募齊了么?錢夠用么?”
朱慈烺正準備繼續聊錦衣衛呢,結果崇禎突然問京營他有些沒反應過來,整理了一下思路才繼續話:
“回父皇,京營新兵招募已經開始,附近軍戶余丁報名者絡繹不絕,不過因為考核標準嚴格,所以現在只招募了兩千多人,預計要半個月才能招募一萬人,剩下的一萬人兒臣打算從山東嶗山蒙等地衛所兵余中招募。”
崇禎奇怪了:“怎么?跑這么遠去招募兵員?京城的軍戶不夠么?為何不從民戶中招募?戚繼光當年練兵招募的不都是礦工什么的?京西煤礦那邊礦工也不少呀?”
朱慈烺搖搖頭:“父皇,京城乃是大明中心,這里的軍戶大多隨便找個事做都不至于餓肚子,所以比較懶散,因為有家有室,所以又缺少一股血勇之氣。故而要是全用京師軍戶,兒臣怕戰力堪憂。”
崇禎聽罷嗯了一聲:“那你就看著辦吧,不過孟子曰民之為道也,有恒產者有恒心,無恒產者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
朱慈烺無奈的道:“父皇,孟子的是民,咱們是在選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