崇禎假裝淡定的看著朱慈烺:“不如把統計司納入戶部,然后選一個得力的人做事就是了?”
朱慈烺連忙搖頭:“父皇,戶部的事麻煩著呢,兒臣可沒有本事跟那些人精勾心斗角,兒臣只想安靜的為大明為父皇分憂而已。
若是父皇覺得兒臣的提議不好,兒臣不參與此事就是。”
崇禎沉吟半晌,才問道:“你這計劃還有第三步第四步?”
朱慈烺點點頭:“那肯定有啦,第三步就是通過這個糧票還有國庫體系,成立大明皇家銀行,以糧食和銀子為根基發行糧票。”
崇禎疑惑的問道:“你這個糧票不就是官員兌換糧食的一個憑證么?怎么還往民間發行?有什么意義?”
朱慈烺嘿嘿笑著:“父皇,官員拿到糧票,又不應定都換糧食吃,到時候他們肯定要拿一部分糧食換成銀子,然后買柴米有鹽還有衣物等等。
若果咱們在糧倉專門設置一個部門,按照市價給他們把糧票換成錢,到時候是不是方便了官員兌換?”
崇禎有點不理解:“如此麻煩的倒來倒去,那為何不給大家發一部分糧票再發一部分銀子,這樣豈不是更省事。”
朱慈烺一副鬼精的樣子:“父皇,正因為麻煩,所以就有人嫌麻煩,直接拿糧票換東西呀,然后商戶在拿糧票去糧倉換銀子呀。”
崇禎更不能理解了:“那你這樣倒騰來倒騰去,豈不是更麻煩……等等,你這個朕聽著怎么這么熟悉,這是什么來著?”
崇禎好像抓住了什么,但是他畢竟沒有怎么接觸過市井生活,他看了一眼王承恩,王承恩連忙躬:“皇上,太子這個聽著像寶鈔……”
崇禎一拍手:“對!你這個不就是寶鈔么?你想印寶鈔?不行,這個不行!給炒成發寶鈔,朝臣是不會同意的!”
朱慈烺攤攤手:“父皇,我沒有發寶鈔啊,一石糧票就發一石糧食,童叟無欺,這可不是寶鈔會折價,大明的糧價,至少大明京師的糧價現在咱們皇家多少就是多少,糧價只會漲不會跌!”
崇禎更加不理解了,他沒有那么高深的經濟學知識,也沒有那么長遠的眼光,他只是根據前朝和本朝的經驗知道,寶鈔到最后都會變得一錢不值,最后變成坑民害民的惡政。
朱慈烺見崇禎一副猶猶豫豫的樣子,只好耐心的解釋:“父皇,大明糧票發行權收歸皇明商號,就相當于收歸內庫,我們發行多少,自然是根據倉庫糧食存量來。
若是市面上糧票多了,我們還可以出銀子回收一部分,兒臣有充足的信心保證糧票的價值,兒臣保證無論何種況,一石糧票必然能換到一石糧食!”
崇禎猶豫的看著自信的朱慈烺:“那你這么做又是為了什么?皇兒對經營之道很有分,朕知道你不會做虧本的生意,但是這事有何好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