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霆,你帶著警衛連的弟兄沿著運河騎馬前進,不需要快,跟上船隊就行,注意保持馬力。讓李存訓帶著一個班下馬,跟我上船。”他對身邊新任警衛連長蘇霆說道。李存訓是新的副連長,他是高郵李家的子弟,讀過書有一定的文化基礎,為人機靈,被董書恒收在身邊鍛煉。
淮安號上的指揮室內,張強、蔡樹森向董書恒行了軍禮,眾人來到了行軍地圖之前。
“樹森,我這次來可不是搶你的功勞。”董書恒微笑地說道,“具體的作戰指揮還是由你來,張副司令的船隊配合你。我的警衛連也調給指揮。我這次主要是考察一下徐州的礦產資源情況,而不是來打仗的。”
“是,總統,保證完成任務。”蔡樹森立正敬禮。他心里清楚,董書恒一直信任提攜自己。為了報答總統的信任,自己一定要打好這一仗,絕不能辜負總統的信任。
“總統,根據我們現在手上力量,我覺得可以這樣:201團負責正面吸引迎擊敵人,我們盡量把敵人吸引到河邊決戰,這樣水師的艦炮可以發揮作用。202團從上游繞到敵人后方,進行迂回包抄。敵人潰敗后,由警衛連的弟兄騎馬殺出,向202團方向,追擊驅趕敵人。爭取把這些敵人在運河邊上全部殲滅……”蔡樹森將自己的作戰計劃全部道來。
他的計劃考慮到了己方的所有優勢條件,董書恒覺得自己也沒什么可以補充的了:“我只補充一點,這次盡量抓俘虜,不要趕盡殺絕,這些人大多是老百姓,他們基本上也是被半強迫地拉進民團的。”
徐州城西,從沛縣征募的民團在這里集結,一共有5個家族參加了張家組織的民團,畢竟張家在徐州積威已久,而那個淮海軍名不見經傳的。而且對這些家族,張家許諾了許多好處。
看著城外人山人海的民團,徐州知府桂中行躲在衙門里面根本就不敢出聲,徐州官軍大多調到北大營,他現在一個光桿司令哪邊都不敢得罪。
“伯父,我們得到消息,淮海軍這次到徐州一共一千人,他們坐船沿運河而來。我們最好到運河邊上埋伏,等他們一上岸就上去殺他們個措手不及。”張勐對張玉林說道。張玉林這次親自帶人過來,總指揮肯定是張玉林擔任,他只能一旁建議。
“嗯,你說的有道理。現在大軍都在,去把銀子搬上來。我們去鼓舞一下士氣。對了,你聯系的那五百山東響馬什么時候到?”
“伯父放心,這林大當家在道上的名聲很好,為人打仗都靠譜,既然收了咱們的錢,就不會爽約的。時間地點我都已經告訴他們了,他們會自己選擇時間機會出戰的。”
“哈哈,好,到時候給這幫淮海軍一個大大的驚喜。這幫子南方來的人,怕是都沒見過騎兵,老子的兩萬兩白銀沒白花。”張玉林囂張地笑道。
將近六千人混亂地扎成一堆,就跟趕大集似的。他們按照家族分成了六個陣營。場面非常嘈雜。張玉林喊了半天,才讓這幫泥腿子安靜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