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書恒樂呵呵地走了過來,看到臺子上擺著的流線型的步槍,以及邊上那閃著金屬光澤的槍栓拉手,他的眼睛都放光了。
這個樣式在無數的影視劇中反復地出現過。它打過八國聯軍,打過日本鬼子,還在朝鮮戰場上打過美國鬼子。
確認過眼神,這就是我要的槍。他徑直走向前去,從試槍員手中接過這把步槍,習慣性地拉開槍栓,這是前世考持槍證時教官教的。拿到槍先拉開槍栓檢查一下,防止彈倉里有殘留的子彈。
看到董書恒的動作這么熟練,約翰感到非常震驚,這個老板不僅懂槍,還會玩槍呢。
董書恒手中的53式步槍,使用的是漢陽造改進后的五發固定式彈倉,它的槍機采用的是手動旋轉后拉式槍機。
射擊前,先把槍機旋轉后拉打開機匣,將裝有五發子彈的橋式彈夾插在彈倉裝彈接口處,用大拇指按壓子彈,使子彈脫離彈夾進入彈倉,再插除橋式彈夾,向前旋轉推動槍機完成閉鎖,同時,在槍機上的送彈卡鐵推動第一發子彈進入彈膛成待發狀態。
董書恒拿起一個彈夾,熟練地放了進去。子彈是用黃銅拉制的彈殼,由于還是使用黑火藥,所以彈頭用的是鉛芯包殼圓彈頭。該槍的標尺射程為1000米,實戰射程為300到500米,最佳射程要進入200米內。
董書恒沒敢托大,瞄準了一個200米的靶子,一槍命中7環。“啪啪啪……”董書恒連續拉動槍栓,把五發子彈全部射了出去。還不錯一套動作10幾秒鐘就能完成。
“約翰,這槍我們的產量如何?”
“哦,總統先生,我們原來的德萊塞生產線全部改成53式的生產線,一個月大概能夠生產一千多支。要想增加產量就要重新建立新的生產線。”
“這個數量太少了,我給你一個月時間,再新建五條生產線,把產能擴大三倍。另外原來的來復槍還有滑膛槍生產線也不要停,先用舊槍列裝部隊給士兵們使用,53式,生產多少就換裝多少。反正以后這些舊槍咱們也能賣出去。”
這時候另外一邊火炮實驗場也準備好了。淮海軍終于要有自己的步兵支援武器了。
這次實驗展示的是75毫米加農炮和50毫米榴彈炮。不是董書恒不要大口徑,而是中國現在的道路要是用大口徑的話,那么炮兵的運動一定會是工兵的噩夢。現在兵工廠能夠造出150毫米的艦炮,但是再大的炮技術上還不過關,這得等與克虜伯公司的合作開始再想辦法。
火炮實驗完了,兩個士兵抬著一堆零件,迅速的組裝起來,這是董書恒一直心心念念的60毫米迫擊炮,這種迫擊炮炮身長618mm,身管長550mm,全炮質量15.5kg,炮身質量7.5kg,炮架質量4.6kg,座板質量3.4kg,最大射程950m,最小射程70m,最大射速30—35發/分,高低射界40°—80°;方向射界左右各4.2°最大炮口初速140m/s,最小炮口初速70m/s,攜行方式為一人背負,炮班人數5人。
在中國的落后的道路狀況,以及復雜的地形條件下,這種迫擊炮才是最佳的支援武器。
“迫擊炮的炮彈難題是誰攻克的?一定要好好的獎勵。”董書恒向耿嘉問道。
“是彈藥廠的羅伯特解決的,主要引爆系統的問題,以前的精度不夠。”耿嘉說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