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定程度上說,這些買辦比洋人更加可惡。
“董大人對朝廷真是忠心可嘉呀。”
“董大人,聽說您籌建了長江水師,不知大人是否能派水師保護東南的沿海商路?近幾年,浙江沿海的海盜逐漸增多,國內走近海的商船經常被劫持。”
這個事兒應該是真的,這些買辦大多是廣東商人,他們擁有沿海大部分的近海船隊。由于洋人的輪船越來越多,原來的一些小型近海商船都失去了生計,許多人在近海成了海盜。洋人的海船大多都有武力保護,他們一般不敢去動。近海的中國商船則成了他們的主要目標。
這對于嚴重依賴貿易的買辦極為不利,他們手中的貨物大都要由沿海的中式商船從各地運來。
“吳大人,本官其實很愿意幫你這個忙。但是本官手中那點長江水師的力量還要防著長毛順江而下,而且長江水師多是舢板小艇,也不適合海上航行。”
“這……”吳鍵彰一臉的失望。
“吳大人其實也不是沒有辦法。”
“董大人還請明示!”
“吳大人可以修書琦善大人,言說海盜猖獗之事,請琦善大人聯名上書,奏請陛下下旨籌辦南洋水師。有了這個名分,我們就可以找洋人買軍艦辦水師了,今后無論是護航還是海上緝私繳匪就都不會無兵可用了。當然,辦水師的錢總督府會出大部分。”董書恒說的這個大部分其實是自己出,另外的意思是你們廣東商人也要出一部分。
“多謝董大人指點,琦善大人那邊還要董大人多多美言幾句。”吳鍵彰一直認為董書恒是琦善的人。琦善才是董書恒所做事情的幕后主使。要知道沒有后臺,以董書恒的年齡是沒辦法身居高位的。
董書恒知道這件事情從琦善那里往上面轉一圈之后肯定會落到自己頭上,吳鍵彰是個文官不可能讓他去建水師。
之所以要拉上吳鍵彰聯名,是為了讓這件事情看起來更加的合理。同時,朝廷拿不出辦水師的銀兩,肯定要下放一些權力抵沖,比如說從海關關稅中拿出一部分。
今天和吳鍵彰的談話,基本上劃清楚了兩大利益集團的勢力。以董書恒為首的江北實業集團跟廣東十三行為核心的買辦集團之間暫時達成了妥協。
揚州的大市場暫時不會直接涉及到對外貿易,對洋人的貿易依然還是要從上海轉口。保證了買辦的利益。
另外,董書恒要堵住長毛不往下游發展,確保蘇松安全。
在出口貨物的定價權方面,買辦同意讓淮海集團和長江集團參與進去。相當于讓渡了一部分定價權。另外,蘇松地區將會每年籌措50萬銀元軍費給淮海軍。
當然這一切都只是暫時的,董書恒的心中早已經醞釀好了如何對付這幫子買辦。
說起來還是董書恒的勝面更大一些,董書恒手中的產業很多都是內銷產業,同時董書恒還掌握著內河的物流線路。另外他還有揚州鹽商強大的財力支持,長江銀行的存款將近一億銀元,這些錢大部分是揚州的大商人存的,都是穩定的長期存款,隨時可以拿出來一部分應急。
現在董書恒急需一只海上的艦隊,即使只是在近海游弋也可以。
他手中的護衛艦隊沒有個一年半載是別想形成戰斗力。而且這只在建的護衛艦隊是自己手中的秘密大殺器,輕易不會拿出來示人的。
如果這次能夠把南洋水師的名分拿下來,那么自己就可以先跟洋人購買一只小規模的二手艦隊,聘請一些教官,為以后艦隊的擴張做好人才儲備。
在董書恒的規劃中南洋水師就是未來海軍的一個過渡產品。未來的華夏至少要有三支艦隊,才能夠保障海疆的安全。當然這些都還是后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