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過他讓自己去的那個地方,也委實有些鬧騰人。
一想到揚州南部的百越和閩族遺后,劉繇就有些腦袋疼。
他摸著胡須,仔細的思慮了半晌,方才對陶商言道:“你若是真的成心想讓劉某人幫你的忙,那不妨就派一個人給我當副手,如此劉某人在南方推行政策安撫百越的時候,方才能踏實敢干。”
陶商一挑眉:“你要的副手,該不會是太史慈吧?很抱歉,這個人不行,他是我的結義兄長,眼下還有重責在身,我不能把他留在南方。”
劉繇一瞪眼:“太史子義居然成了你的兄長?你們何時結拜的?這可真是天下奇事!……不過劉某人要的人可不是他。”
陶商的心下松了口氣,道:“那你想要誰?”
劉繇終于難得的露出了笑容:“劉某人在淮浦居住之時,知海陵縣有一人,乃是官宦人家之后,姓呂名岱,曾任縣吏,后避亂南渡,此人極為才干,可為我之臂助,若得此人相輔,劉某便答應你相助你在豫章郡和會稽郡推行政要。”
陶商靜靜的看著劉繇,突然間樂了。
劉繇這個人倒是挺自戀,陶某若是能得到呂岱,我好像就用不著你了。
“正禮公既然如此推崇這個呂岱,想必應該是與此人相熟吧?”
劉繇鄭重的點頭道:“這是自然的,劉某人自當認識他,不然豈會隨意舉薦之?”
“那不知這個人現在何處?”
劉繇呵呵一笑,道:“此人目下,就在涂唐,離此不遠也。”
……
按照劉繇的指點,陶商派校事府的人員尋到了呂岱,并將他鄭重的了金陵城。
呂岱年過三旬,相貌消瘦,一看就是性格自律剛強,做事比較一板一眼的人。
對于陶商的召見,呂岱很是詫異。
自己雖然出身于官宦之家,但在東南的士族群體中,其家族并不是十分大的家族,而且他本人原先也不過是一名小吏,論及身份和地位,還遠遠到不了陶商能夠親自派人找他的地步。
不過陶商就是這么做了。
聽聞陶商想要南征豫章郡和會稽郡,并打算在戰后讓自己協助他安撫嶺南的百越部族,呂岱沉思半晌,方才對陶商道:
“太傅得劉公之薦,意重在下,在下不勝榮幸,東南百越部族,人口稠密眾多,大多不在當地的戶籍上,多有缺稅,實乃是我朝一塊重大缺失,若是能夠確實的將百越諸部安排布置,并成型的歸于王化正統,登記在冊,對于日后的稅收和兵源增補,都是一塊巨大的補充,不過百越屢叛,想要完全收攏,絕非朝夕之功,在下一人之力,恐有不殆,還愿舉薦幾個人,共襄太傅完成此盛舉,不知太傅肯納之否?”
陶商聞言笑了。
“有一頭算一頭,我都要!”
呂岱聞言愣住了。
頭?